[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菌棒注水一體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93721.2 | 申請日: | 2022-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23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叢固;瞿成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叢固 |
| 主分類號: | A01G18/69 | 分類號: | A01G18/69 |
| 代理公司: | 蘇州尚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李春節 |
| 地址: | 274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注水 一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全自動菌棒注水一體器,包括:主立柱,用以主體支撐及供水通道,其端部連接有控制閥,所述控制閥連接進水管;副管,所述副管的一端部與主立柱連接;注水針,與副管連接,所述注水針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孔,水可依次通過主立柱、副管、注水針,再由出水孔流出;其中,菌棒始終懸空插設在注水針上。通過將菌棒直接插設在注水針上,極大的提高注水效率,降低人員勞動強度;且注水時無需觸碰菌棒,降低了菌菇的受損率;菌棒懸空設計,相較于傳統的放置在架子上,其與架子接觸面也能夠出菇,增加了菌棒的出菇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菌菇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菌棒注水一體器。
背景技術
菌菇在菌棒中進過發菌培養、轉色、菌絲成熟后出菇的過程,需要在菌棒中保持不同的濕度,尤其是在出菇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注水,否者會影響出菇率。
目前普遍采用的注水方式為:1、將菌棒從架子上拿下來,放在注水設備上注水后,在重新放置到架子上;2、手持注水針插入菌棒注水,注水后拔出。目前的注水方式都需要人員輔助操作,效率低,一般出菇周期僅三天左右,否則會影響出菇,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員和極大的工作量;人員注水的注水量依賴于操作人員的經驗,無法標準掌握;在人員注水操作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碰到菌棒上的菌菇幼苗,易出現碰掉的現象,對菌菇產生一定的受損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全自動菌棒注水一體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菌棒注水效率低,注水量難以精準控制,注水誤碰產生菌菇受損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自動菌棒注水一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立柱,用以主體支撐及供水通道,其端部連接有控制閥,所述控制閥連接進水管;副管,所述副管的一端部與主立柱連接;注水針,與副管連接,所述注水針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孔,水可依次通過主立柱、副管、注水針,再由出水孔流出;其中,菌棒始終懸空插設在注水針上。
優選的,所述副管可與主立柱成一定角度設計,副管遠離主立柱的一端位于所述副管與主立柱連接一端的上方。
優選的,所述注水針貫穿副管,其居中處通過葛蘭頭與副管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對副管進行支撐。
優選的,所述主立柱可吊裝懸空設置。
優選的,所述注水針上設置有傳感器,其實時檢測菌棒含水量。
優選的,所述主立柱上設置有多個副管,所述副管上設置有多個注水針。
優選的,所述副管分層設置,上下相鄰的層副管上的注水針交錯設置。
優選的,所述注水針端部設置有針頭,所述針頭的一端為錐形,另一端插入注水針內,且所述錐形底部邊緣凸出注水針外徑。
優選的,所述控制閥為電磁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
(1)通過將菌棒直接插設在注水針上,極大的提高注水效率,降低人員勞動強度;且注水時無需觸碰菌棒,降低了菌菇的受損率;
(2)菌棒懸空設計,相較于傳統的放置在架子上,其與架子接觸面也能夠出菇,增加了菌棒的出菇率;
(3)相較于傳統的放置菌棒的架子,本發明支撐架占用空間更小,進一步增加菌菇大棚面積的有效利用率;
(4)注水時,可遠程控制電磁閥來控制注水開關,可設置注水時間或根據注水針上的傳感器反饋的數據來控制注水量,使得注水量可精準控制,降低水資源的浪費,且遠程控制也極大的降低人員勞動強度。
(5)較傳統的注水方式,本發明的供水更加統一,使得同一片區域或大棚的菌棒注水量和含水量更加均勻,便于規模化生產管理。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叢固,未經張叢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937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