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晶泡沫玻璃復合隔熱裝飾板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92923.5 | 申請日: | 2022-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73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郭永川;馬婷婷;郭聲波;劉貝葉;李恒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F13/14 | 分類號: | E04F13/14;E04F13/22;E04B2/00;E04B1/76;G01N3/08;G01N3/2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宏知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邊蕾蕾 |
| 地址: | 44105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泡沫 玻璃 復合 隔熱 裝飾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晶泡沫玻璃復合隔熱裝飾板的制作方法,自主創新的薄層應力松弛體系、跨介質傳力體系賦予了復合板系統的結構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設計的與微晶玻璃邊緣倒角相適應的T型(或Y型)拉條,成為微晶玻璃復合隔熱裝飾板系統極端條件下的安全儲備,由A級不燃材料微晶泡沫和泡沫玻璃制成的保溫裝飾復合板,完全消除了傳統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的火災隱患,擴大了浮法微晶玻璃和泡沫玻璃的應用領域,在建筑節能裝飾中的廣泛應用為生產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直接粘貼或粘錨結合的施工方法,省去了昂貴的外墻金屬龍骨,為建設單位和用戶降低了工程造價。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外保溫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晶泡沫玻璃復合隔熱裝飾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各種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層出不窮,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外墻外保溫系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鋼絲網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機械固定鋼絲網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墻外保溫系統等等。隨著應用的普及,有機材料易燃的特性開始顯現。
玻化微珠無機保溫砂漿實質上是以閉孔膨脹珍珠巖代替了聚苯顆粒的保溫砂漿,導熱系數偏高,現場施工作業,質量難以保證;巖棉(礦棉)保溫材料雖然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但極易吸水導致隔熱性能喪失;泡沫玻璃雖然具有諸多優良性能,但價格居高不下,讓房地產開發商左右為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晶泡沫玻璃復合隔熱裝飾板的制作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對復合板的裝飾面板、復合板保溫層和復合板連接方式及復合板施工方法幾個部分的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和施工方法及安全性能測試各方面開展研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晶泡沫玻璃復合隔熱裝飾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復合板裝飾體系、拉條法、抗拉強度實驗裝置以及剪切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板裝飾體系設置包括基層墻體,所述基層墻體的外側設置為第一粘接層,所述第一粘接層的外側設置為保溫層,所述保溫層的外側設置為第二粘接層,所述第二粘接層的外側設置為裝飾層,且所述第一粘接層的內部設置為托架。
優選的,所述拉條法設置包括微晶玻璃板,所述微晶玻璃板的底部設置泡沫玻璃板,所述泡沫玻璃板的左側設置預埋卡口,所述微晶玻璃板的內部和外側設置鋁合金角碼,所述微晶玻璃板的內部設置螺釘,所述微晶玻璃板的上端設置膨脹螺栓,所述微晶玻璃板的左側設置密封膠,所述密封膠的左右兩側設置鋁合金拉條,且所述鋁合金拉條設置為T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抗拉強度實驗裝置的底端設置安裝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的右側上端設置安裝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頂端左側設置安裝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左側設置安裝拉力傳感器,所述拉力傳感器的底端設置安裝拉鉤,所述拉鉤的底端設置連接于第一千斤頂,所述連接桿的頂端設置安裝第一顯示儀表。
優選的,所述剪切實驗裝置的頂端設置安裝第二千斤頂,所述第二千斤頂的左側設置安裝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頂端設置安裝第二顯示儀表,所述剪切實驗裝置的底部設置安裝輔助裝置。
優選的,所述基層墻體設置為混凝土墻體以及各種砌體墻體結構,所述第一粘接層設置為聚合物砂漿復合玻璃纖維網格布材質,所述第二粘接層設置為硅酮結構膠復合玻璃纖維網格布材質,所述保溫層設置為泡沫玻璃板結構,所述裝飾層設置為微晶玻璃材質結構。
優選的,所述微晶玻璃板均設置為獨立的受力系統,相互之間在力學荷載上不依靠,可以保證整體外墻系統的安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晶泡沫玻璃復合隔熱裝飾板的制作方法,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文理學院,未經湖北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929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