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87120.0 | 申請日: | 202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136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魏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N43/08 | 分類號: | A01N43/08;A01N59/00;A01N25/04;A01P1/00 |
| 代理公司: | 六安創新傲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258 | 代理人: | 高冰 |
| 地址: | 310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防治 桑樹 黑枯型桑 疫病 制劑 | ||
本發明涉及桑樹疫病防治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每100毫升制劑包括以下組份:二氧化氯1~6克,抗壞血酸5?10克,濃度98%的吐溫80為3~5毫升,其余為水,取適量水,將二氧化氯、抗壞血酸和濃度98%吐溫80依次投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制劑,本發明中,通過使用二氧化氯、抗壞血酸和濃度98%的吐溫80作來原料制備的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制劑,使制劑中無農藥成份,桑樹上噴灑有制劑時,桑葉不會受農藥污染,對家蠶無毒副作用,制劑中的二氧化氯強氧化活性可以滅活細菌、真菌和病毒,對桑樹感染的細菌同樣有抗菌作用,達到了顯著降低黑枯型桑疫病發病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桑樹疫病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
背景技術
桑樹為落葉喬木或灌木,樹體富含乳漿,樹皮黃褐色;葉卵形至廣卵形,葉端尖,葉基圓形或淺心臟形,邊緣有粗鋸齒,有時有不規則的分裂;花單性,腋生或生于芽鱗腋內,花期5月,果熟期6-7月,其喜光,幼時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濕能力強。
桑葉是家蠶的主要飼喂食物,桑樹在種植過程中會出現桑樹疫病,桑樹疫病又稱桑細菌性黑枯病,俗名爛頭病、細菌病,病原為假單胞桿菌屬細菌,以病菌在枝條和土壤中越冬,次年春暖潮濕時,病菌大量繁殖,并從病斑處溢出,成黃色溢膿,可經風、雨、昆蟲傳播或枝條接觸傳染引起發病,自春暖發芽后不久即開始發病,7-8月份為害最重,通過噴灑農藥可以對桑樹疫病進行防治,但是噴灑有農藥的桑葉對家蠶有害,影響家蠶的飼喂。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每100毫升制劑包括以下組份:二氧化氯1~6克,抗壞血酸5-10克,濃度98%的吐溫80為3~5毫升,其余為水。
作為優選,所述二氧化氯1.5克、抗壞血酸6克和3毫升的濃度98%吐溫80依次投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制劑。
作為優選,所述二氧化氯1克、抗壞血酸8克和3毫升濃度98%吐溫80 依次投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制劑。
作為優選,所述二氧化氯2克、抗壞血酸5克和4毫升濃度98%吐溫80依次投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制劑。
作為優選,所述二氧化氯4克、抗壞血酸8克和4毫升濃度98%吐溫80依次投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制劑。
作為優選,所述二氧化氯4克、抗壞血酸4克和5毫升濃度98%吐溫80依次投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混合,得到制劑。
作為優選,所述濃度98%吐溫80易溶于水,在調配制劑過程中作為潤濕劑、增溶劑和穩定劑。
作為優選,所述二氧化氯強氧化活性可以滅活細菌、真菌和病毒,對桑樹感染的細菌同樣有抗菌作用。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通過使用二氧化氯、抗壞血酸和濃度98%的吐溫80作來原料制備的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制劑,使制劑中無農藥成份,桑樹上噴灑有制劑時,桑葉不會受農藥污染,對家蠶無毒副作用,達到了顯著降低黑枯型桑疫病發病率的效果。
(2)、該一種用于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的制劑,防治桑樹黑枯型桑疫病制劑備制方法簡單,原料易獲取,為人們提供便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871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