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用密閉多參數智能檢測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83832.5 | 申請日: | 202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50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公達;付繼興;龔浩然;楊鑫;董天文;王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礦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7/18 | 分類號: | E21F17/18;G06F30/27;H04M1/72412;G06F11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北極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9 | 代理人: | 施德祥 |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濱海新區華苑產業區海***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閉 參數 智能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用密閉多參數智能檢測系統及方法,系統包括密閉參數測試主機、密閉參數信息采集移動終端、密閉參數信息管理系統,方法包括設備連接、調整參數、濃度測量獲取、溫度測量獲取、壓力測量獲取、內部數據測量獲取、數據上傳、數據歸類保存、數據分析計算和審批存檔步驟;本發明實現了密閉空間環境氣體參數的一鍵快速測定,與地面密閉信息管理系統一鍵同步,實現了井上下實時互聯的智能測定模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安全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礦用密閉多參數智能檢測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煤礦智能化是實現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智能化技術裝備是煤礦智能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和關鍵環節,現階段煤礦各大系統正處于智能化加速轉型升級階段。井下密閉空間(采空區、廢棄巷道)氣體參數監測作為煤礦火災隱患排查的重要環節,其準確、快速、智能檢測是確保礦井安全高效、智能化運行的重要支撐。傳統的密閉空間氣體參數檢測是通過技術人員攜帶溫度計、抽氣筒、U型壓差計、取樣袋在井下采集氣體,在地面采用色譜儀開展氣體組分分析。此種方式所需設備較多,操作復雜,氣體從取樣到獲得測試結果至少需要一到兩天時間;此外,人工測量還可能出現數據造假行為,而且紙質單據存儲,查詢分析不便捷。
近年來研發的礦用密閉空間參數測量裝置雖然實現了檢測設備的一體化設計,但仍然存在如下問題:專利1(CN207379540U)提供了一種井下固定式密閉空間測量裝置,該裝置可以監控所處環境氣體參數,但無法實現對井下不同區域封閉巷道或采空區內部氣體的動態取樣檢測;專利2(CN207991603U)公開了一種移動式礦用密閉空間參數測量裝置,該裝置可以實現密閉墻內外環境氣體的自動取樣測試,檢測結果通過自帶接口上傳至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無法實現基于環網的無線上傳。除此之外,以上兩個裝置均需通過人工建立臺賬,進而對密閉空間的火災隱患進行分析辨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用密閉多參數智能檢測系統及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礦用密閉多參數智能檢測系統,包括密閉參數測試主機、密閉參數信息采集移動終端、密閉參數信息管理系統;
所述密閉參數測試主機包括殼體、抽氣泵、傳感器組、氣倉和電池,所述抽氣泵、氣倉和電池均位于殼體內,抽氣泵與氣倉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傳感器組位于氣倉內,在殼體前側面設有測溫接口、測壓接口、進氣口、出氣口和壓力出口,所述出氣口和壓力出口均與氣倉相連接,出氣口和壓力出口內均設有開關閥,測壓接口與氣倉相連接,進氣口與抽氣泵相連接,所述傳感器組包括一氧化碳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甲烷傳感器、氧氣傳感器、壓差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測溫接口與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在殼體上還設有充電口、主機電源開關和指示燈,所述充電口、主機電源開關、指示燈、傳感器組、抽氣泵均與電池電性連接;
所述密閉參數信息采集移動終端為安裝有密閉多參數測量APP的防爆智能手機,密閉多參數測量APP包含密閉信息測量模塊、草稿箱模塊、同步模塊;所述密封參數測試主機還具有藍牙通信模塊與密閉參數信息采集移動終端具有的藍牙通信模塊進行通信連接;
所述密閉參數信息管理系統包括密閉參數上傳Web服務程序單元、密閉參數測定數據庫、密閉參數管理Web服務程序單元、密閉火情預測報表在線審批Web服務程序單元;所述密閉火情預測報表在線審批Web服務程序單元具有基于模擬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機的耦合模型;
所述模擬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機的耦合模型表達式如下:
fi≤fa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礦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礦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838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柱結合面防漏水的方法及結構
- 下一篇:一種協作機器人生命監測救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