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轉染劑及其制備方法,轉染織物及其轉染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082732.0 | 申請日: | 202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871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錢中雅;方華玉;董鋒;劉阿景;王富城;王蘇南;張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P1/34 | 分類號: | D06P1/34;D06P1/52;D06P1/651;D06P5/2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謝子能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染 及其 制備 方法 織物 | ||
本發明涉及織物轉染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轉染劑及其制備方法,轉染織物及其轉染方法。其中,所述轉染劑,包括如下按質量百分比計的組分:10~20%水分散性熱熔膠,2~5%復合高溫乳化劑,1~5%助溶劑,1~5%轉染組分和70~80%水;其中,所述轉染組分包括質量比為(1.5~2.5):(0.5~1.5):(0.5~1.5)的二甲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和己二醇。所述轉染方法為在施加微波的條件下使用前述轉染劑,將植物色素轉印至織物表面。由本發明所提供的轉染方法所制備得到的轉染織物,其表面植物轉印圖案清晰度高、圖案保真度和還原度較高,且具有較高的耐洗性和耐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織物轉染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轉染劑及其制備方法,轉染織物及其轉染方法。
背景技術
印染技藝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學會從天然礦物質和周圍植物當中獲取顏料并染在服飾或者用具上。夏商周時期,天然植物染色技術得到較快的發展,并在當時的社會手工業發展中脫穎而出。
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的有益植物,采用它們的花、莖、葉、果實、種子、皮、根等提取色素作為染料。其無毒無害,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傷害。植物染料印花不僅可以規避化學染料對人體的危害,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資源,而且可以大大減少染色廢水的毒性,生物可降解性好,有利于降低污水處理負擔,環境友好。植物染料印花面料最大的優點是不傷皮膚,對人體有呵護保養作用。部分植物染料兼具護膚和藥用功效,能使植物染色面料具有抗菌抑菌、防皮膚病、防螨蟲、芳香與提神醒腦等功能。
傳統印花工藝是用染料或顏料在紡織物上施印花紋的工藝過程。印花烘干后,通常要進行蒸化、顯色或固色處理,然后再行皂洗、水洗,充分除去色漿中的糊料、化學藥劑和浮色。傳統印花工藝流程長,且會造成大量的印染廢水。植物染料印花在制作過程中不使用合成染料,而是通過天然色素與纖維親合而改變纖維的色彩。
消費者的需求向個性化、定制化、時尚化的方向發展,印花和染色加工向小批量、靈活多樣的方向轉化,因此,市場誕生了小批量生產的分支之一:植物花葉等直接轉印,基本屬于近零排放印花,非常環保,如公告號為CN106245357B的中國發明所公開的一種將樹葉中的色素直接轉印到織物上的方法。雖然該方法能夠有效實現植物色素的轉染,但是由于天然色素染料的特性導致其植物印花圖案耐洗性差、保型性差且容易在轉染過程中失真(不清晰)。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植物印花圖案耐洗性、保型性和避免轉染失真的轉染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一種適用于該轉染劑的轉染方法和由該轉染方法制備得到的轉染織物。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轉染劑,包括如下按質量百分比計的組分:
10~20%水分散性熱熔膠,2~5%復合高溫乳化劑,1~5%助溶劑,1~5%轉染組分和70~80%水;
其中,所述轉染組分包括質量比為(1.5~2.5):(0.5~1.5):(0.5~1.5)的二甲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和己二醇。
提供一種前述轉染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水分散性熱熔膠、復合高溫乳化劑、助溶劑和水按比例混合,攪拌并加熱至100℃后停止加熱,獲得基礎液;
S2、待所述基礎液降至室溫,按比例加入轉染組分,并繼續攪拌至乳液穩定,獲得所述轉染劑。
進一步提供一種轉染方法,在施加微波的條件下使用前述轉染劑,將植物色素轉印至織物表面。
更進一步提供由前述轉染方法所制備得到的轉染織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所提供的轉染劑及其轉染方法,可有效促進植物色素轉印在織物表面,最大程度地保留植物原有的色澤和形狀。同時,轉染劑能夠有效提高轉印在織物表面圖案的牢固度,即提高轉印圖案的耐洗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827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