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薯莨麻服裝面料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80479.5 | 申請日: | 2022-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69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董煥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煥臣 |
| 主分類號: | D06P1/34 | 分類號: | D06P1/34;D06C9/00;D06G1/00;D06B3/10;D06B1/12;D06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識智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千小帥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質 文化遺產 薯莨 服裝面料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薯莨麻服裝面料生產工藝,第一步,將半成品亞麻面料進行二次燒毛使布面更干凈;第二步,布面進行人工修整去除麻竹節及粒頭發布面更平光;第三步,上平缸過弱酸以中和布面殘留堿度使PH值達到薯莨染色條件;第四步,在預縮機上進行布行平整及縮水處理,使之加大密度后入再曬紅和涂黑,過程中不能透底滲化;第五步,把上述的半成品亞麻面料在薯莨汁液中浸泡,然后人工赤腳在半成品亞麻面料上踩180秒?200秒,然后浸泡80分鐘,隨后拿出曬干,如此反復5?6次;第六步,選擇的麻紡半成品門幅寬度在130?140cm,以便人工涂泥過程中好操作,涂泥均勻,無縐痕;隨后把浸泡過的半成品亞麻面料平鋪在平板上,把水溝底的泥土涂抹在半成品亞麻面料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薯莨麻服裝面料生產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薯莨麻服裝面料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麻紡織品為天然纖維素纖維,傳統印染工藝是在高溫強堿化學助劑液體常經前處理燒毛→退槳(強堿)→煮練(強堿及化學品作用下)→次氯酸鈉(氯漂)→雙氧水(氧漂)→絲光(強堿160g)洗水曬干完成半成品(半漂)布;然后再用活性染料、還原染料、涂料等化學染料進行染色/印染;在傳統的前處理及后續染色、印花都是在堿性及印染助劑做用下在麻織物上著色;
在傳統漂染過程中即浪費水、電、氣、及化學助劑,也使得服裝面料上含有沒有去凈的堿性,PH值過高及化學不能完全去除;麻纖維面料上進行薯莨、黑泥涂曬工藝;如果按原始工藝下去染色是不可以的;原始的工藝不能滿足,因此針對這這種情況設計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薯莨麻服裝面料生產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薯莨麻服裝面料生產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薯莨麻服裝面料生產工藝:第一步,將半成品亞麻面料進行二次燒毛使布面更干凈;
第二步,布面進行人工修整去除麻竹節及粒頭發布面更平光;
第三步,上平缸過弱酸以中和布面殘留堿度使PH值達到薯莨染色條件;
第四步,在預縮機上進行布行平整及縮水處理,使之加大密度后入再曬紅和涂黑,過程中不能透底滲化;
第五步,把上述的半成品亞麻面料在薯莨汁液中浸泡,然后人工赤腳在半成品亞麻面料上踩180秒-200秒,然后浸泡80分鐘,隨后拿出曬干,如此反復5-6次;
第六步,選擇的麻紡半成品門幅寬度在130-140cm,以便人工涂泥過程中好操作,涂泥均勻,無縐痕;隨后把浸泡過的半成品亞麻面料平鋪在平板上,把水溝底的泥土涂抹在半成品亞麻面料上,根據情況可以增加涂抹時間及次數;
第七步,涂泥均勻掃平后,移到草地上在強陽光下照曬38-45分鐘,隨后用水洗去亞麻面料上的涂泥;
第八步,把第七步清洗過的亞麻面料進行曬干,隨后拉幅定型,預縮,即可得到成品面料。
作為改進,所述燒毛工藝要求:面料光潔度3.5級以上,面料不過燒;工藝條件:刷毛,二對軟毛刷正反刷毛,并用刮刀;燒毛次數,二正二反;濕落布,車速80-100米/分,汽油汽化器內溫度80℃以上。
作為改進,所述曬干工藝要求:要求下機布曬干不潮濕,消除小折皺,下機布平整無皺,無污漬,無緯移,無緯斜。
作為改進,所述拉幅定型工藝要求:落布門幅達到工藝要求,門幅一致,無荷葉邊,無破邊、破洞,無油污,無緯斜、緯移。
作為改進,所述預縮工藝要求:使織物尺寸穩定,達到工藝要求縮水率≤3.5%,使織物手感柔軟,下機布無折皺,無污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煥臣,未經董煥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804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