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稱式雙段脫汞固碳余熱回收一體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77773.0 | 申請日: | 2022-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754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卉;冉恒源;吳京懋;曾慶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2 | 分類號: | B01D53/02;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張玲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對稱 式雙段脫汞固碳 余熱 回收 一體化 裝置 | ||
1.一種對稱式雙段脫汞固碳余熱回收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室(5),脫汞進料機構和固碳機構;
煙氣過濾機構(14)將反應室(5)分為對稱的脫汞反應倉(15)和固碳反應倉(16),脫汞反應倉(15)遠離固碳反應倉(16)的側面偏下部連接煙氣進口通道(4)、側面偏上部與脫汞進料機構出口連接;固碳反應倉(16)遠離脫汞反應倉的側面偏下部連接煙氣出口通道(8)、側面偏上部與固碳機構出口連接;反應室(5)上板的下表面設有多個用于回收余熱的循環水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脫汞進料機構包括脫汞料倉(1),脫汞吸附劑(2)和螺旋給料機Ⅰ(3);
脫汞吸附劑(2)放置在脫汞料倉(1)內并通過螺旋給料機Ⅰ(3)將脫汞吸附劑(2)輸送到脫汞反應倉(1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固碳機構包括螺旋給料機Ⅱ(9),固碳吸附劑(10)和固碳料倉(11);
固碳吸附劑(10)放置在固碳料倉(1)內并通過螺旋給料機Ⅱ(9)將固碳吸附劑(10)輸送到固碳反應倉(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脫汞吸附劑(2)為氯化銨改性生物質焦、活性炭或過渡金屬氧化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煙氣進口通道(4)直徑不超過反應室(5)高度的1/8,距離反應室(5)底部高度為反應室(5)高度的1/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固碳吸附劑(10)為分子篩、介孔二氧化硅或黏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煙氣出口通道(8)直徑不超過反應室(5)高度的1/8,距離反應室(5)底部高度為反應室(5)高度的1/8。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煙氣過濾機構(14)為設置在反應室內部的過濾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脫汞吸附劑回收裝置(6)和固碳吸附劑回收裝置(7);
脫汞吸附劑回收裝置(6)分別設置在煙氣過濾機構(14)兩側的底部,分別用于回收脫汞吸附劑和固碳吸附劑。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反應室側面安裝倉門,通過倉門的開閉實現脫汞吸附劑和固碳吸附劑的回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7777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