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o3 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76360.0 | 申請日: | 2022-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12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鷹;曹譯允;嚴律己;柴立元;唐崇儉;楊志輝;李青竹;劉恢;王慶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587;C02F1/469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o base sub | ||
1.一種Co3Fe7合金/C復合CDI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材料,以及均勻分散和/或包覆在碳材料中的球狀Co3Fe7合金顆粒,所述的球狀Co3Fe7合金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10n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Co3Fe7合金/C復合CDI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3Fe7合金/C復合CDI活性材料中,以碳材料為基底,其中均勻分散有球狀Co3Fe7合金顆粒;
或者,包含均勻分散的活性顆粒,所述的活性顆粒具有核-殼結構,其中,所述的殼為碳材料,核為所述的球狀Co3Fe7合金顆粒;
所述的球狀Co3Fe7合金顆粒的粒徑為4~6nm;
優選地,復合CDI活性材料中,Co3Fe7合金的含量為30~50Wt.%。
3.一種權利要求1~2任一項Co3Fe7合金/C復合CDI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包括:
步驟(1):
將包含鐵鹽、鈷鹽、表面活性劑、堿的溶液進行預處理,獲得預處理產物:其中,預處理的溫度為70~95℃;所述的預反應的起始溶液中,Co:Fe元素的摩爾比為1:1.2~2;
步驟(2):
將預處理產物復合有機碳源,隨后在480~800℃的溫度下進行焙燒處理,即得;
有機碳源、預處理產物的重量比為5~15: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Co3Fe7合金/C復合CDI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鈷源為二價鈷、三價鈷中的至少一種鹽,優選為氯化鈷、硝酸鈷、乙酸鈷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所述鐵源為三價鐵鹽,優選為氯化鐵、硫酸鐵、硝酸鐵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地,所述的預反應的起始溶液中,Co:Fe元素的摩爾比為1:1.5~2;
優選地,所述的堿為堿金屬氫氧化物、氨水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堿相對于鈷源中鈷元素的重量比為0.1~15:1;進一步優選為5~10:1;
優選地,表面活性劑和鈷源中鈷元素的重量比為0.1~10:1;優選為1~5:1;
優選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水溶性、醇溶性的表面活性劑,優選為十二烷基硫酸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的溶液的溶劑中包含醇,優選為C1~C4的單元或者多元醇;
進一步優選,所述的溶劑中,還包含水;
優選地,所述的預反應的溫度為80~90℃;
優選地,預反應的時間為6~24小時。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Co3Fe7合金/C復合CDI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固相復合、液相復合或原位聚合方式,在預處理產物中復合有機碳源;
優選地,所述的有機碳源為高分子聚合物、小分子碳源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的小分子碳源為粘性碳源和/或能夠聚合的碳源,例如為葡萄糖、檸檬酸、多巴胺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有機碳源、預處理產物的重量比為5~10:1。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Co3Fe7合金/C復合CDI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燒階段在保護性氣氛下進行;
優選地,焙燒階段的溫度為500~650℃,進一步優選為500~550℃;
優選地,焙燒的溫度為2~4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7636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