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縫管生產自動換向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075197.6 | 申請日: | 2022-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2560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鋒清;段崇琛;英玉振;張振玉;吳強;吳曉寧;趙文;陳兆云;苗強;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金寶誠管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7/16 | 分類號: | B23Q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陽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王丹薇 |
| 地址: | 27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縫 生產 自動 換向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縫管生產自動換向機構,包括頂部外殼和底部支撐臺,所述底部支撐臺的上表面活動連接有自動換向裝置,所述自動換向裝置的頂部活動連接在頂部外殼的內壁上,所述自動換向裝置包括中心旋轉塊,所述中心旋轉塊為正八邊形,所述中心旋轉塊的邊緣處固定安裝有四個對接導管。本發明通過自動換向裝置來直接對接需要加工和調整方向的鋼管,通過中心旋轉塊底部所設置的對接突齒來推動整個中心旋轉塊進行轉動,從而將原本容納了鋼管的對接導管轉動至整個裝置的另外一側,然后再將鋼管推出,此時原本鋼管首先進入到自動換向裝置中的一端會變為最后離開自動換向裝置的一端,由此實現了自動換向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縫管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無縫管生產自動換向機構。
背景技術
無縫鋼管是由整支圓鋼穿孔而成的,表面上沒有焊縫的鋼管,稱之為無縫鋼管,根據生產方法,無縫鋼管可分熱軋無縫鋼管、冷軋無縫鋼管、冷拔無縫鋼管、擠壓無縫鋼管、頂管等。按照斷面形狀,無縫鋼管分圓形和異形兩種,異形管有方形、橢圓形、三角形、六角形、瓜子形、星形、帶翅管多種復雜形狀。最大直徑達900mm,最小直徑為4mm,根據用途不同,有厚壁無縫鋼管和薄壁無縫鋼管。
現有技術中,如中國專利為:CN113263071B的“一種高效便捷無縫鋼管生產線”,包括加熱爐、輸送裝置、穿孔機構、下料機構和縮口機,輸送裝置連接于加熱爐下料端,用于將鋼管向輸送裝置兩側輸送的輸送裝置水平放置,穿孔機構設置有兩個,兩個穿孔機構分別位于輸送裝置的兩個下料端,用于將穿孔機構上的鋼管輸送至縮口機的下料機構連接于穿孔機構和縮口機之間,兩個穿孔機構對鋼管穿孔處理,下料機構將鋼管自動輸送至縮口機,省時省力。此裝置具有提高無縫鋼管生產線生產效率的效果。
但現有技術中,在整個對鋼管加工的過程中,鋼管擺放的方向始終處在其剛開始進入到生產線上的狀態,因此各個加工裝置就會根據用于輸送鋼管的輸送帶的方向進行布置,此方式會導致生產線總長度的變長,容易占用較多的場地面積,并且所有進入到加工裝置內鋼管的朝向都會保持一致,此時如果需要調整鋼管的哪一端首先進入到加工裝置內的話,就需要人工改變鋼管的朝向,而鋼管在加工過程中又一直保持在高溫的狀態下,因此人工調向的方式無法長時間地使用,最終就會導致在需要改變鋼管加工部位的時候整體換向的效率較低,容易拖慢生產線正常的加工速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縫管生產自動換向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在整個對鋼管加工的過程中,鋼管擺放的方向始終處在其剛開始進入到生產線上的狀態,因此各個加工裝置就會根據用于輸送鋼管的輸送帶的方向進行布置,此方式會導致生產線總長度的變長,容易占用較多的場地面積,并且所有進入到加工裝置內鋼管的朝向都會保持一致,此時如果需要調整鋼管的哪一端首先進入到加工裝置內的話,就需要人工改變鋼管的朝向,而鋼管在加工過程中又一直保持在高溫的狀態下,因此人工調向的方式無法長時間地使用,最終就會導致在需要改變鋼管加工部位的時候整體換向的效率較低,容易拖慢生產線正常的加工速度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縫管生產自動換向機構,包括頂部外殼和底部支撐臺,所述底部支撐臺的上表面活動連接有自動換向裝置,所述自動換向裝置的頂部活動連接在頂部外殼的內壁上,頂部外殼和底部支撐臺來對內部的自動換向裝置進行分隔保護,以減少外部因素對內部結構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金寶誠管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金寶誠管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751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