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068593.6 | 申請日: | 2022-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254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祝怡斌;陳斌;陳國梁;鐘瑞林;陳玉福;王有霖;楊陽;林星杰;朱金亮;楊曉松;劉子齊;李昉澤;周士捷;陳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59/00 | 分類號: | C22B59/00;C22B3/02;C22B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闖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子 稀土 原地 礦場 滲漏 收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阻滲墻,用于阻止原地浸礦場滲漏液向下游滲漏;
補水井,用于在所述阻滲墻的下游形成地下水位的正壓區;
抽液井,用于抽取含有原地浸礦場滲漏液的溶液;
所述阻滲墻沿所述原地浸礦場下游滲漏路徑設置,所述補水井設置在所述阻滲墻的下游不超過20m的范圍內,所述抽液井設置在所述阻滲墻的上游不超過20m的范圍內;
所述阻滲墻垂直于地下水流向設置,底部在地下水位下2-5m,兩端水平延伸至所述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擴散范圍外2-5m;所述阻滲墻厚度為10-100cm,滲透系數小于等于1×10-5cm/s;
所述補水井的井底在地下水位以下0.5-1m,多個所述補水井沿所述阻滲墻的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所述補水井內的水面高出所述地下水位0.5-1m;
所述抽液井的井底在地下水位以下3-5m,多個所述抽液井沿所述阻滲墻的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所述抽液井內的水面比所述補水井內的水面低0.5m及以上;多個所述抽液井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滲墻的設置方法包括:
在預定位置開挖回填槽,然后在所述回填槽內回填阻滲材料;
所述阻滲材料包括普通黏土、粉質黏土、膨潤土、石灰、粉煤灰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滲墻的設置方法包括:
在預定位置開挖阻滲槽,然后沿所述阻滲槽的槽壁設置人工阻滲材料;
所述人工阻滲材料包括HDPE膜、高強度聚乙烯薄板、油氈紙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滲墻的設置方法包括:
在預定位置采用密集注液井,注入液態阻滲材料;
所述液態阻滲材料包括水泥、水玻璃、環氧樹脂類化合物、丙烯酸鹽類化合物、丙烯酰胺、聚氨酯類化合物、植物膠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井的水源包括:原地浸礦場外部排水溝地表徑流水、未污染的溪流水和處理達標的尾水中的一種或多種。
6.一種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礦場滲漏液收集系統進行,包括:
沿原地浸礦場下游滲漏路徑設置阻滲墻,用于阻止原地浸礦場滲漏液向下游滲漏;
在所述阻滲墻的下游不超過20m的范圍內設置補水井,用于在所述阻滲墻的下游形成地下水位的正壓區;
在所述阻滲墻的上游不超過20m的范圍內設置抽液井,用于抽取含有原地浸礦場滲漏液的溶液;
從所述抽液井抽取得到的含有原地浸礦場滲漏液的溶液用于回收稀土或送至尾水站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未經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6859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