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晶體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1064769.0 | 申請日: | 2022-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203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卿國平;接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16 | 分類號: | A61F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千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40 | 代理人: | 王玉玲 |
| 地址: | 1006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晶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晶體光學部(100)和兩支撐襻(200);
兩個所述支撐襻(200)分別連接于所述人工晶體光學部(100)的相對兩側,并與所述人工晶體光學部(100)呈中心對稱分布;
所述人工晶體光學部(10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外表面(110)和第二外表面(120)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0)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0)之間的圓周面(130),所述人工晶體光學部(100)設有貫穿所述第一外表面(110)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0)的出液孔;
所述出液孔內設有多層濾網,所述濾網的孔徑不小于水分子直徑;所述濾網中的一層鄰近所述第一外表面(110)設置,所述濾網中的另一層鄰近所述第二外表面(120)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設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110)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0)靠近所述圓周面(130)的外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呈圓弧形,所述出液孔靠近所述圓周面(130)的內壁面與所述圓周面(130)的距離恒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靠近所述圓周面(130)的內壁面與所述圓周面(130)的距離范圍為0.1-1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圓弧形的所述出液孔所對應的圓心角的角度范圍是90度至150度。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的數量為至少兩個;
當所述出液孔的數量為兩個時,兩個所述出液孔一一對應開設于所述人工晶體光學部(100)的相對兩側,并關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0)或所述第二外表面(120)的其中一個中線相對稱。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內設有濾網,所述濾網的層數為至少一層,所述濾網的孔徑不小于水分子直徑;
當所述濾網的層數為多層時,多層所述濾網中的一層鄰近所述第一外表面(110)設置,多層所述濾網中的另一層鄰近所述第二外表面(120)設置。
8.一種人工晶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人工晶體聚合物粗胚;
車削所述人工晶體聚合物粗胚,制造出兩光學面;
鉆銑具有所述兩光學面的所述人工晶體聚合物粗胚,成型人工晶體光學部(100)和兩支撐襻(200),所述人工晶體光學部(10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外表面(110)和第二外表面(120)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0)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0)之間的圓周面(130);
激光切割所述人工晶體光學部(100),形成貫穿所述第一外表面(110)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0)的出液孔;在所述出液孔的鄰近第一表面處通過激光加工成型一層濾網,在所述出液孔的鄰近第二表面處通過激光加工成型另一層濾網;
對激光切割后的所述人工晶體進行拋光處理。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晶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對拋光處理后的所述人工晶體通過除塵設備進行除塵處理后,送入無塵室進行功能檢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處理步驟包括:
對所述第一外表面(110)進行除塵清洗后,再對所述第二外表面(120)進行除塵清洗;
在所述第二外表面(120)清洗后,對所述第二外表面(120)進行烘干,然后再對所述第一外表面(110)進行烘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未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6476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會議室用具備角度調整功能的照明裝置
- 下一篇:一種掛載式巡檢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