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化合物和電子元件及電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63895.4 | 申請日: | 2022-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962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岳富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51/24 | 分類號: | C07D251/24;C07D239/26;C07D403/10;C07D405/04;C07D405/14;C07D409/04;C07D409/14;H10K85/60;H10K50/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化合物 電子元件 電子 裝置 | ||
本申請屬于有機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電子元件和電子裝置。該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如式1所示,且Rsubgt;1/subgt;至Rsubgt;10/subgt;中有且僅有一個為式2所示的基團A。所述有機化合物能夠提高電子元件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電致發光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有機化合物、電子元件和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又稱為有機發光二極管,是指有機發光材料在電場作用下,受到電流的激發而發光的現象。它是一種將電能轉換為光能的過程。相比于無機發光材料,有機電致發光二極管OLED具有主動發光、光程范圍大、驅動電壓低、亮度大、效率高、耗能少以及制作工藝簡單等優點。正是由于這些優點,有機發光材料與器件已經成為科學界和產業界十分熱門的科研課題之一。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一般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陽極、空穴傳輸層、作為能量轉化層的電致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當陰陽兩極施加電壓時,兩電極產生電場,在電場的作用下,陰極側的電子向電致發光層移動,陽極側的空穴也向發光層移動,電子和空穴在電致發光層結合形成激子,激子處于激發態向外釋放能量,進而使得電致發光層對外發光。
當前,OLED顯示技術已經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獲得應用,進一步還將向電視等大尺寸應用領域擴展,但是,和實際的產品應用要求相比,OLED器件的發光效率,使用壽命等性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對于OLED發光器件提高性能的研究包括:降低器件的工作電壓,提高器件的發光效率,提高器件的使用壽命等。為了實現OLED器件的性能的不斷提升,不但需要從OLED器件結構和制作工藝的創新,更需要OLED光電功能材料不斷研究和創新,創制出更高性能OLED的功能材料。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電子元件和電子裝置。本申請的有機化合物能有效改善電子元件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結構:
式1中,R1、R2、R3、R4、R5、R6、R7、R8、R9和R10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選自氫、氘、鹵素基團、氰基、碳原子數為1-10的烷基、碳原子數為1-10的鹵代烷基、碳原子數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數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數為6-18的芳基、碳原子數為6-18的氘代芳基、碳原子數為5-18的雜芳基、碳原子數為3-10的環烷基或基團A,且R1至R10中有且僅有一個為基團A,所述基團A的結構如式2所示:
其中,X1、X2和X3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選自N或C(H),且X1、X2和X3中的至少一者為N;
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選自碳原子數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數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雜芳基;
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獨立地選自單鍵、碳原子數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亞芳基、碳原子數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亞雜芳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638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