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置觸指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60547.1 | 申請日: | 202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21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郭金虎;祝新宇;劉旭昌;葛虎虎;王倩嵐;馬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華通機電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馬騰飛 |
| 地址: | 713399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置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內置觸指機構,涉及組件安裝技術領域,以解決內部結構裝配困難,導電信號接觸不良,裝配時盲裝的問題。所述內置觸指機構包括第一內芯、觸指、第二內芯和內銅環,所述第一內芯的一端與外部機構可拆卸連接;所述觸指設置于所述第一內芯的底部,與所述第一內芯連接;第二內芯與所述第一內芯遠離所述外部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內芯的頂部與所述第一內芯緊密貼合,底部與下部機構連接;所述內銅環設置于所述第二內芯的頂部,與所述第二內芯連接。本發明提供的內置觸指機構用于解決安裝盲區,使內部接觸可靠,達到了電接觸物理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組件安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置觸指機構。
背景技術
在組件安裝中,部分導通電信號的高壓組件中存在內外層結構,內部結構裝配困難,依靠人眼難以良好地完成裝配,若裝配不當易導致組件導電信號接觸不良,現缺乏一種裝置以解決高壓雙層組件在裝配時盲裝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置觸指機構,用于解決安裝盲區,使內部接觸可靠,達到了電接觸物理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內置觸指機構,包括第一內芯、觸指、第二內芯和內銅環,所述第一內芯的一端與外部機構可拆卸連接;所述觸指設置于所述第一內芯的底部,與所述第一內芯連接;第二內芯與所述第一內芯遠離所述外部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內芯的頂部與所述第一內芯緊密貼合,底部與下部機構連接;所述內銅環設置于所述第二內芯的頂部,與所述第二內芯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內置觸指機構中,通過在所述第一內芯的底部設置觸指座,將彈性帶縫隙的環狀觸指設置在觸指座中,在第二內芯的頂部設置內銅環,將帶觸指的第一內芯和帶內銅環的第二內芯連接在一起,形成外部機構和下部機構的整體,保障在進行組件安裝時避免了安裝盲區,使內部組件之間接觸可靠,達到了合適的電接觸物理性能。
優選的,在上述的內置觸指機構中,所述觸指為環狀結構。
優選的,在上述的內置觸指機構中,所述觸指的上下端面之間傾斜一定角度,形成斜面。
優選的,在上述的內置觸指機構中,所述觸指的斜面上設置有多個縫隙。
優選的,在上述的內置觸指機構中,所述觸指的材質為橡膠。
優選的,在上述的內置觸指機構中,在所述第一內芯遠離外部機構的一端設置有觸指座,所述觸指座自上部向下部凹陷形成與所述觸指斜面相配合的凹槽。
優選的,在上述的內置觸指機構中,在所述第二內芯的頂部設置有限位凸臺,所述內銅環設置在所述限位凸臺內。
優選的,在上述的內置觸指機構中,所述觸指與所述內銅環套接貼合,將與外部機構連接的所述第一內芯和與下部機構連接的所述第二內芯連接在一起。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內置觸指機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B處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內芯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內銅環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觸指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觸指正視圖;
圖7為圖6中C處放大圖。
附圖標記:
1-第一內芯;2-觸指;3-第二內芯;4-內銅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華通機電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陜西華通機電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605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