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模組組件以及用于固定顯示模組的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58660.6 | 申請日: | 202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31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文;王嘉華;樊強;吳建君;蘇鏡昌;孔洪雙;成浩;畢鑫;楊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G09F9/33;G09F9/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閆海珍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模組 組件 以及 用于 固定 支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組件以及用于固定顯示模組的支架,支架包括:承接板、第一夾持板、第二夾持板以及支撐凸起;第一夾持板與第二夾持板分別連接于承接板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設置;第一夾持板與第二夾持板適于夾持顯示模組的玻璃蓋板的兩個相對側邊以對顯示模組定位,第二夾持板與承接板之間適于容納顯示模組的彎折區;支撐凸起連接于承接板,支撐凸起適于抵持于顯示模組的非出光側以在顯示模組的法線方向上對顯示模組限位。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一方面,能在三個維度上牢固固定顯示模組,避免顯示模組的彎折區受到沖擊;另一方面,支架可重復利用,裝配方便且不會在顯示模組上引入膠水,避免粘膠殘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模組組件以及用于固定顯示模組的支架。
背景技術
柔性面板,例如柔性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相對于傳統液晶顯示器具有可彎折、主動發光、高對比度、輕薄、快速反應等諸多優點。因此,近年來柔性顯示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對其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致力于研究窄邊框和全面屏等技術。
通常來說,柔性面板主要包括顯示區(Display Area)、綁定區(Bonding Area)、彎折區(Bending Area)等,其中彎折區主要用于將顯示區的數據信號線引至綁定區,以與驅動芯片電連接,使驅動芯片能彎折至顯示區的背面。
目前柔性顯示模組的彎折區因抗沖擊能力差等問題,在模組制程、包裝物流及整機裝機過程中綜合影響下,常因被壓或磕碰而出現斷裂。這會造成顯示區在顯示時經常出現顯示異常的問題,影響產品良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模組組件以及用于固定顯示模組的支架,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固定顯示模組的支架,包括:
承接板;
第一夾持板,連接于所述承接板的第一端;
第二夾持板,連接于所述承接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端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夾持板與所述第二夾持板適于夾持所述顯示模組的玻璃蓋板的兩個相對側邊以對所述顯示模組定位,所述第二夾持板與所述承接板之間適于容納所述顯示模組的彎折區;以及
支撐凸起,連接于所述承接板,所述支撐凸起適于抵持于所述顯示模組的非出光側以在所述顯示模組的法線方向上對所述顯示模組限位。
可選地,所述第一夾持板的夾持面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板的夾持面設置有第一彈性件。
可選地,所述第一彈性件為橡膠墊、泡棉膠與硅膠墊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地,所述第一夾持板的夾持面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板的夾持面具有多個第一凸條,所述第一凸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側邊的延伸方向。
可選地,所述第一夾持板的夾持面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板的夾持面具有多個第二凸條,每個所述第二凸條具有間隔分布的多個凹陷區域,所述第二凸條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側邊的延伸方向,各個第二凸條上的凹陷區域沿多排分布,每排平行于所述側邊的延伸方向。
可選地,所述第一夾持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自由端與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自由端相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外張;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二自由端與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自由端相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外張。
可選地,所述第一夾持板所在平面的法平面與所述承接板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7度~10度;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板所在平面的法平面與所述承接板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7度~10度。
可選地,所述第一夾持板的所述第一自由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端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板的所述第二自由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端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586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