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適應模糊AUV穩定跟蹤控制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57910.4 | 申請日: | 202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291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4 |
| 發明(設計)人: | 董山玲;趙含書;劉妹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銳知產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43 | 代理人: | 應孔月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適應 模糊 auv 穩定 跟蹤 控制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適應模糊AUV穩定跟蹤控制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包括:建立AUV在無水流擾動下的第一動力學模型和水流擾動下的第二動力學模型,其中包含AUV的縱向速度、橫向速度和偏航角速度,根據所述第一動力學模型和第二動力學模型,設計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中含有一未知項,再根據所述AUV的縱向速度、橫向速度和偏航角速度,選定模糊隸屬度函數,計算得到模糊基函數并替換所述未知項,最后設置AUV的跟蹤路徑,利用第二控制器進行路徑跟蹤。本發明針對參數部分未知的AUV提出了利用自適應模糊算法進行路徑跟蹤的控制方法,將跟蹤誤差的波動控制在較小范圍內,為深海考古、海洋監測、海底測繪等領域奠定關鍵基礎。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AUV路徑跟蹤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適應模糊AUV穩定跟蹤控制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是將人工智能與其他先進技術結合為一體的水下無人平臺,現已廣泛應用于深海考古學、海底測繪和海洋監測等眾多領域。
目前對AUV的控制方法有:
(1)有限時間輸出反饋控制。是為了解決AUV的軌跡跟蹤問題,以非線性解耦AUV為對象實施,最終得到令人滿意的軌跡跟蹤性能。但它的應用僅限于已知動力學模型的非線性AUV,而實際應用中AUV的精確模型是很難得到的。
(2)自適應神經網絡控制。由于神經網絡是不確定動態系統的未知非線性函數的通用近似器,可用于動力學模型不確定的非線性AUV,利用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NN)估計未知的非線性函數,保證跟蹤誤差的收斂性,拓寬了神經網絡的應用領域。但由于設計參數較多,會加重計算機的計算負擔,并且在反演過程中,復雜性急劇上升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適應模糊AUV穩定跟蹤控制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計算負擔重、復雜性上升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自適應模糊AUV穩定跟蹤控制方法,包括:
建立AUV在無水流擾動下的第一動力學模型和水流擾動下的第二動力學模型,所述第一動力學模型和第二動力學模型中存在三種未知狀態變量,分別代表AUV的縱向速度、橫向速度和偏航角速度;
在無水流擾動下,根據所述第一動力學模型,設計第一控制器,使得所述控制器具有穩定性;
加入水流干擾,根據所述第二動力學模型,重新推導所述第一控制器,得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中含有一未知項;
根據所述AUV的縱向速度、橫向速度和偏航角速度,選定模糊隸屬度函數,再根據所述模糊隸屬度函數,利用模糊基函數計算規則,計算得到模糊基函數;
將所述模糊基函數替換所述未知項;
設置參考路徑,作為AUV的跟蹤路徑,利用替換未知項后的第二控制器進行路徑跟蹤。
進一步地,建立AUV在無水流擾動下的第一動力學模型和水流擾動下的第二動力學模型,包括:
選定AUV的橫縱坐標和偏航角,作為AUV平面運動的三個自由度;
利用AUV的縱向速度、橫向速度和偏航角速度,構建所述AUV的橫縱坐標和偏航角的微分方程;
利用慣性矩陣、阻尼矩陣、科里奧利矩陣和向心加速度矩陣,構建控制器和所述AUV的縱向速度、橫向速度和偏航角速度的關系式;
根據所述微分方程和關系式,構建得到在無水流擾動下的第一動力學模型;
將所述關系式加入水流干擾向量,再和所述微分方程一起,構建得到水流擾動下的第二動力學模型。
進一步地,在無水流擾動下,根據所述第一動力學模型,設計第一控制器,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579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