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gltf的建筑模型的在線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1057782.3 | 申請日: | 202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12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佳;韓紅劍;汪洋;尹航;彭玲;郭向偉;鄒德福;胡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炎數(shù)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9/20 | 分類號: | G06T19/20;G06T17/00;G06T15/00;G06T15/50;G06F16/51;G06F16/58;G06F30/12;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詹麗紅 |
| 地址: | 401329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gltf 建筑 模型 在線 處理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gltf的建筑模型的在線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驟:S100、提取gltf格式的場景主模型和gltf格式的子模型,并將其分別轉換成json格式文件進行存儲;S101、新建用于存儲場景環(huán)境光和光照信息的json格式文件、用于存儲場景相機的json格式文件、用于存儲其他來源模型的json格式文件和用于存儲場景默認空間信息的json格式文件等步驟。本發(fā)明的在線處理方式簡單有效,不僅能快速的構件BIM模型場景,而且還能方便的保存與修改建筑模型場景的相關數(shù)據(jù),便于后續(xù)運維團隊隨時進行數(shù)據(jù)調取和修改。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模型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基于gltf的建筑模型的在線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樓宇運維系統(tǒng)都融合了BIM模型來幫助日常的運維管理。在基于BIM模型的運維平臺中,不但能夠根據(jù)該模型查看建筑物的各項信息,還能查看空間信息、設備信息等??梢暬倪\維能夠更方便地進行運營維護管理,更直觀的查看設備、能源、車庫、隱蔽工程的位置,高效的了解各個空間、設備的使用情況,從而有效降低運營維護成本。
但是,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樓宇運維系統(tǒng)所使用的BIM模型一般來自于工程建設期交付的BIM模型,該BIM模型包含了建筑的基礎建筑模型(墻體、柱體、天花板、梁等)、結構模型(結構板、鋼梁、鋼柱等)、電氣模型、給排水模型、暖通模型等,這些模型是由各個專業(yè)的技術人員使用特定的建模工具(如Revit、Navisworks、Tekla等)建模而成。在建筑建成之后,這些BIM模型會作為建筑的成果交付給業(yè)主用于建成后的運維階段。要融合BIM模型到樓宇運維平臺,就必須將BIM模型轉為樓宇運維系統(tǒng)能夠識別的模型格式,然后再利用模型加載渲染引擎顯示出BIM模型,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運維平臺的各功能模塊的交互與數(shù)據(jù)顯示。
在實際的樓宇運維過程中,資產、設備、建筑軟裝等樓宇內物體會根據(jù)使用需要做出新增、調整及刪除等維護,此時,如果要BIM模型做出相應的改變,一般就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第一種方式就是聯(lián)系專業(yè)的建模人員重新用建模工具編輯,再將新建模好的BIM模型重新轉換格式導入到樓宇運維平臺,這就需要協(xié)調多方人員進行更改,不但耗時較長,而且實際編輯效率低下,嚴重阻礙了實際運維的進程。
另一種方式就是在線模型編輯,這種方式是將BIM轉化為輕量化后的模型格式后,再使用渲染引擎使其能夠在web瀏覽器上進行瀏覽和操作。但這種在線編輯的方式與客戶端編輯模型的方式類似,其僅僅將編輯的軟件改為在web瀏覽器進行,雖然可以隨時隨地對模型進行修改,但是編輯效率和操作的簡易性仍存在極大的問題,仍然有待于提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基于gltf的建筑模型的在線處理方法。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基于gltf的建筑模型的在線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S100、提取gltf格式的場景主模型和gltf格式的子模型,并將其分別轉換成json格式文件進行存儲;
S101、新建用于存儲場景環(huán)境光和光照信息的json格式文件、用于存儲場景相機的json格式文件、用于存儲其他來源模型的json格式文件和用于存儲場景默認空間信息的json格式文件;
S102、利用web端渲染引擎將生成的json格式文件進行合并在線生成場景;
S103、對步驟S102中生成的場景進行空間區(qū)域劃分并對該空間區(qū)域進行編輯;
S104、按照空間索引方式在web端進行模型編輯。
進一步地,步驟S103中所述的“對該空間區(qū)域進行編輯”,其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調整樓層區(qū)域,通過修改樓層層高的數(shù)值和范圍點坐標對BIM模型的樓層區(qū)域進行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炎數(shù)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未經同炎數(shù)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577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FBX三維模型轉換為glTF三維模型的方法、設備以及系統(tǒng)
- 一種基于glTF的BIM數(shù)據(jù)與GIS數(shù)據(jù)的整合方法
- 一種基于WebGL實例化技術構件級操作的實現(xiàn)方法及系統(tǒng)
- 一種基于模型數(shù)據(jù)高度壓縮的海量模型加載方法
- 基于模型數(shù)據(jù)高度壓縮的海量模型加載方法
- 一種建筑物BIM模型和實景三維模型的融合方法
- 將BIM模型數(shù)據(jù)轉化為glTF數(shù)據(jù)的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 一種海量數(shù)據(jù)BIM模型的輕量化顯示方法及系統(tǒng)
- 用于BIM模型項目報批審查的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
- 用于顯示優(yōu)化的GLTF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