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的方法及加工處理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48576.6 | 申請日: | 202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160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羅仕剛;何勁;徐溫;任夢蕊;張宏澤;張曉樂;黃鵬;吳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卡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9/00 | 分類號: | B26D9/00;B26D7/01;B26D7/26;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宋南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區西青***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纖維 增強 塑料板 剝離 光纖 方法 加工 處理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的方法及加工處理設備,涉及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的制備工藝領域,該方法包括標記定位片端部和尾部、沿定位片端部標記切割纖維增強塑料板多余端、沿定位片兩側縱向切割纖維增強塑料板、分離定位片、切除定位片處的上層纖維增強塑料板和下層纖維增強塑料板、切除纖維增強塑料板長度方向上兩側的多余部位、去除定位片和光纖取出線,最終完成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的頭端。本發明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制備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的工藝中,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時存在的不易準確定位、光纖易損壞、剝離時成功率低、廢品率高、剝離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的制備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的方法及加工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光纖光柵是一種衍射光柵,它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得其內部的光纖纖芯發生折射的概率增高,從而形成軸向周期性調制而形成的一種無源濾波元件;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是一種含有光纖光柵的纖維增強塑料板。近年來,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因能夠給建筑物提供加固和監測的雙重功能,能夠為張拉應力控制以及后期的健康監測提供更準確的監測數據,而倍受建筑加固領域人員關注。但是,現有建筑物加固領域使用普通纖維增強塑料板,組裝過程精度要求相對較低,難度也較小;而光纖光柵為通信行業產物,是一種高度精密的光傳輸產品,相關的使用操作精密而又繁雜,操作難度相對較大;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是將這兩種產品綜合運用后得到的產物,因此,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的制備步驟難度屬性比較大,主要體現在光纖光柵與普通纖維增強塑料板耦合后,需要分離出部分光纖用于熔接,而光纖直徑細,造成的工藝難度大,這嚴重限制了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的應用發展。
目前,常采用拉擠成型方式制備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該方法對板材尺寸限制小,是一種適合生產碳纖、玻纖或其他纖維連續板材的高效加工方法。
采用該方法制備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時,需要將裸光纖光柵整條埋入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并取出約20~30cm的部分光纖用于熔接;但是,光纖直徑細,約為0.2mm,且其強度低,容易損壞,顏色呈現透明或淡黃色,埋入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后,容易與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本身的顏色融于一體,肉眼不易發現,確認位置比較困難,正常情況下,無法觀察到光纖頭部在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中間的位置,取出時極易發生光纖斷裂的問題,造成剝離失敗。
此外,取出時對操作手法的要求也特別高,具體地,現有技術方案中,采用膠皮套包裹光纖頭端一部分,將光纖光柵整體埋入到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中,成型后取出被膠皮套保護的光纖一端,利用被膠皮套保護的光纖端部熔接;其中,取出被膠皮套保護的光纖一端的方式,通常是一點一點切割打磨掉被膠皮套保護的光纖段周圍的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取出的整個步驟主要是依靠細心,仔細打磨,一點一點去掉膠皮保護套邊緣的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并保證光纖不被損傷,但是該取出方法用時很長、合格率低,生產效率非常低;并且,由于光纖埋入到纖維增強塑料板基體后,容易和纖維發生糾纏而產生彎曲,從而,很容易導致光纖剝離過程中因定位不準確造成光纖損壞;現有技術方案中,有的技術方案則是采用自潤滑涂層涂抹于需要取出的光纖表面,然后再通過先橫切再縱切,最后采用剝線器進行剝線,這種取出方法同樣也會發生前述問題。
綜上,現有技術中,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時存在不易準確定位、光纖易損壞、剝離時成功率低、廢品率高、剝離效率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的方法及加工處理設備,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制備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的工藝中,從智能纖維增強塑料板中剝離光纖時存在的不易準確定位、光纖易損壞、剝離時成功率低、廢品率高、剝離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卡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卡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485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