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47562.2 | 申請日: | 202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611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姜慶偉;張田翔;左麗軍;馮海濱;高炳臣;趙躍林;張文;王肖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昆鋼耐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56 | 分類號: | G01N3/56;G01N3/04;G01N3/06;B08B1/00;B08B1/02;B08B5/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王丹丹 |
| 地址: | 653401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磨材料 成品 性能 測試 裝置 | ||
1.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包括立板(1),其特征在于:立板(1)的上方一側安裝有減速電機(2),所述減速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有定位件(3),所述立板(1)的下方一側設置有導向槽(4),所述導向槽(4)的內部滑動穿插有支板(5),所述支板(5)的一側底部安裝有收集布袋(6),且支板(5)的一側上部設置有測試件(7);
所述定位件(3)包括連接于減速電機(2)輸出軸的限位筒(31),所述限位筒(31)的一端外部設置有擋塊(32),且限位筒(31)的另一端外部設置有套塊(33),所述擋塊(32)的上下側和套塊(33)的上下側均設置有外定位器(34),所述限位筒(31)的一端轉動安裝有把手二(35),所述把手二(35)的一端位于限位筒(31)的內部位置處連接有內定位器(3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31)的外徑小于被測試材料的內徑,所述擋塊(32)和套塊(33)的外徑均大于被測試材料的外徑,所述限位筒(31)的外部和套塊(33)的內部均設置有螺牙齒,所述套塊(33)與限位筒(31)之間通過螺牙齒旋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定位器(36)包括連接于把手二(35)一端的螺桿二(361),所述螺桿二(361)的外部套設有與其相適配的螺紋套筒(362),所述螺紋套筒(362)的一端兩側均鉸接有調節桿二(363),所述限位筒(31)的內部兩側中間位置處均滑動穿插有夾條塊(364),兩個所述夾條塊(364)相對的一側均設置有凹槽(365),兩個所述調節桿二(363)的另一端分別鉸接于兩個凹槽(365)的內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位器(34)包括有殼體筒(341),所述殼體筒(341)的下方一側設置有活動槽,活動槽的內部嵌入安裝有夾塊(342),所述夾塊(342)的一端通過銷釘與殼體筒(341)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殼體筒(341)的上部嵌入滑動安裝有T形軸(343),所述T形軸(343)的下端位于殼體筒(341)的內部位置處鉸接有調節桿一(345),所述調節桿一(345)的下端鉸接于夾塊(342)的一端,所述T形軸(343)的外部套設有彈簧一(344),所述彈簧一(344)的兩端分別與殼體筒(341)的上側和T形軸(343)的上端內側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條塊(364)的外側連接有橡膠墊二(366),所述夾塊(342)的另一端連接有橡膠墊一(346),兩個所述橡膠墊一(346)相對的一端之間距離小于被測材料的外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件(7)包括設置于支板(5)一側上部的兩個限位板(71),兩個所述限位板(71)的上側之間轉動安裝有打磨輥(72),其中一個所述限位板(71)的下方一側安裝有打磨電機(73),所述打磨電機(73)的輸出軸連接有主動輪(74),所述限位板(71)的上方一側轉動安裝有從動輪(75),所述從動輪(75)的一端與打磨輥(72)的一端相連接,且從動輪(75)與主動輪(74)之間通過皮帶(76)傳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耐磨材料成品性能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限位板(71)之間位于打磨輥(72)的下方位置處安裝有吸塵罩(77),且另一個限位板(71)的下方一側安裝有吸風機(78),所述吸風機(78)的出風端設置有出塵管(79),所述出塵管(79)的下端設置于收集布袋(6)的內部,所述吸風機(78)的吸風端連接有吸塵管(710),所述吸塵管(710)的另一端設置于吸塵罩(77)的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昆鋼耐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學,未經云南昆鋼耐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4756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中基站的部署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基于局域網的出勤登記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