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架雪車鞋的鞋底和鋼架雪車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41227.1 | 申請日: | 202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81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葉福泉;鄭永先;劉嬌;劉許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踏(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13/14 | 分類號: | A43B13/14;A43B13/37;A43B5/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思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林寶惜 |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架 雪車 鞋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架雪車鞋的鞋底和鋼架雪車鞋,該鞋底設有位于其底部的鞋底面,鞋底面在對應鞋底后跟處形成后跟面;后跟面包括沿鞋底前后方向由后向前依次分布的第一曲面、凹陷部和第二曲面;第一曲面被配置為其至少部分表面在運動員處于俯臥狀態時為迎風面;第二曲面被配置為在運動員處于俯臥狀態時始終為背風面;凹陷部沿鞋底前后方向位于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之間,且相對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朝向鞋底的上方凹陷;該鋼架雪車鞋包括上述的鞋底和固接于鞋底的鞋面,其具有較佳的流體力學性能,能夠降低運動員行進時的風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架雪車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架雪車鞋的鞋底和鋼架雪車鞋。
背景技術
鋼架雪車運動是一項時速可達每小時140公里的冰上運動,近乎“貼地飛行”,對運動員的爆發力、注意力和控制力要求極高。比賽時,運動員在冰上助跑,躍上鋼架雪車,并最后俯臥在鋼架雪車上(如圖1所示),利用身體操控方向,沿彎曲的滑道完成比賽,用時短的運動員獲勝。由于鋼架雪車運動時速高,且運動鞋在運動中會產生風阻,影響比賽成績。因此,需要運動鞋具有較小的風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問題,提供一種鋼架雪車鞋的鞋底和鋼架雪車鞋,該鋼架雪車鞋其具有較佳的流體力學性能,能夠降低運動員行進時的風阻。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架雪車鞋的鞋底,所述鞋底設有位于其底部的鞋底面,所述鞋底面在對應所述鞋底后跟處形成后跟面;所述后跟面包括沿所述鞋底前后方向由后向前依次分布的第一曲面、凹陷部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被配置為其至少部分表面在運動員處于俯臥狀態時為迎風面;所述第二曲面被配置為在所述運動員處于俯臥狀態時始終為背風面;所述凹陷部沿所述鞋底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之間,且相對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朝向所述鞋底的上方凹陷。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曲面被配置為適于與所述第一曲面沿第一曲面自身曲率向前延伸所形成的延伸面在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位置相交。
進一步的,所述后跟面還包括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與所述第一曲面的前端相接并朝向所述鞋底上方延伸;所述第三曲面和第二曲面之間的區域形成所述凹陷部。
進一步的,所述鞋底包括中底和后片;所述中底在對應所述鞋底后跟處形成后跟部,并在所述后跟部設有后片槽;所述后片嵌設固定于所述后片槽中;所述鞋底面由所述中底露出于外并朝下的表面和所述后片朝下的表面所配合形成;所述后跟面由所述中底的后跟部朝下的表面和所述后片朝下的表面所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曲面、第三曲面設于所述中底的后跟部,所述第二曲面、第四曲面設于所述后片,所述凹陷部由所述中底與所述后片配合形成。
進一步的,所述后片為其兩焦點連線沿所述鞋底前后方向延伸且后側寬度大于前側寬度的橢圓形構件。
進一步的,所述后片以粘接或熱熔的方式嵌設固定于所述后片槽。
進一步的,還包括碳纖維板;所述碳纖維板貼合固定于所述中底的上表面。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鋼架雪車鞋,其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鋼架雪車鞋的鞋底和與所述鞋底固定連接的鞋面。
由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踏(中國)有限公司,未經安踏(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412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