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酸性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備、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38235.0 | 申請日: | 202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034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任俞霖;郝帥;董榮嬌;蔣瑞彪;魯曉云;張艷華;平媛;徐欣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雨木林風(云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60;C05G3/80;C05F17/20;A01B79/02;C09K17/40;A01N65/20;A01N65/12;A01P1/00;A01P3/00;A01P7/04;A01P21/00;A62D3/02;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思寧 |
| 地址: | 655606 云南省曲靖***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酸性 土壤改良 肥料 及其 制備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酸性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備、使用方法,所述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小蘇打:1?4份;草木灰:3?7份;南非葉:4?8份;青蒿:4?9份;煅牡蠣:1?6份;菊花:2?6份;甘草:1?3份;桔梗:5?9份;人中黃:6?9份;黑豆:2?7份;杜仲:3?7份;糖化酶1?3份。本發明提供的土壤改良肥料,是藥用植物混合固體粉末,在降低土壤酸度的同時,可增加土壤養分、優化土壤結構、提高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微環境,符合資源循環利用和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發展理念。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壤改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酸性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土壤酸化現象嚴重,酸化面積逐年增加。土壤酸化加速了土壤Ph的下降、土壤中一些有毒重金屬元素的活化、大量營養元素的流失,導致土壤肥力下降,進而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土壤酸化已成為限制作物增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酸性土壤是指Ph小于6.5的土壤的統稱。導致土壤酸化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酸性氣體大量排放,致使酸沉降增加。這些酸性氣體主要是礦物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其中一部分酸性氣體直接滲入地表,形成干沉降,而另一部分酸性氣體則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最終形成硫酸和硝酸,這些酸溶在雨水中從而形成酸雨。二是不當的農業措施,主要有:大量化學肥料的施用(特別是銨態氮肥)、牧草和豆科植物的種植、不當的施肥方式以及施肥量等。有關研究指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主要農田土壤出現顯著酸化的現象,20年Ph下降值約為0.5個單位,這相當于土壤中的酸量(H+)20年增加了2.2倍,并且發現導致農田土壤酸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氮肥的過量施用。有研究指出,因施用化學肥料而產生的單位面積酸性物質的量遠高于單位面積的酸沉降量。還有研究發現,氮肥的施用對土壤酸化的影響遠大于酸沉降,前者是后者的25倍。徐仁扣等研究也發現,每公頃施80公斤的銨態氮肥明顯加速土壤酸化進程。因此,現代農業亟需研制出對土壤不會產生破壞的肥料,提高農業生產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酸性土壤改良肥料,增加土壤養分、優化土壤結構,有效降低土壤酸度,并修復酸化土壤,實現作物提質增收和促進綠色農業發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酸性土壤改良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小蘇打:1-4份;草木灰:3-7份;南非葉:4-8份;青蒿:4-9份;煅牡蠣:1-6份;菊花:2-6份;甘草:1-3份;桔梗:5-9份;人中黃:6-9份;黑豆:2-7份;杜仲:3-7份;糖化酶1-3份。
進一步的,一種酸性土壤改良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小蘇打:4份;草木灰:7份;南非葉:8份;青蒿:9份;煅牡蠣:6份;菊花:6份;甘草:3份;桔梗:9份;人中黃:9份;黑豆:7份;杜仲:7份;;糖化酶3份。
進一步的,所述人中黃是用人糞便加糖化酶發酵而成,質量比為1000:5。
一種酸性土壤改良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流程:
步驟一、將人中黃、黑豆、菊花烘干到水分低于8%后磨成100-200目的粉末,密封包裝備用;
步驟二、取煅牡蠣置無煙爐火上或適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熱,煅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得到煅牡蠣粉末后密封保存;
步驟三、將甘草制成厚薄均勻的干燥甘草飲片,用適量溫水將煉蜜稀釋,放入甘草攪拌均勻、悶潤、文火炒至黃色或深黃色,以疏松不粘手取出晾涼后密封保存;
步驟四、取桔梗段放入鍋中,用文火炒制炒至微黃,取出晾涼后密封保存;
步驟五、取干燥的杜仲方塊,用食鹽加適量開水溶化,取杜仲塊使與鹽水充分拌透吸收、悶潤、然后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表面斷絲為度取出晾干后保存備用;
步驟六、將青蒿和南非葉粉碎經超聲波水解,固液分離,得到液體Ⅰ和濾渣Ⅰ,保存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雨木林風(云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雨木林風(云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382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