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吸能電池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11026455.1 | 申請日: | 2022-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2754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游乙;張勇;黃文臻;陸勇;林繼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2 | 分類號: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4;H01M50/21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chuàng)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迪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吸能電池箱,包括:上防護板,中間復合夾層以及下防護板;所述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分別為碳纖維材質;所述中間復合夾層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正弦波壁點陣結構,六尖瓣點陣結構,正弦波壁墩狀層級蜂窩結構。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現(xiàn)有的電動汽車的電池箱對電池的防護不足,設計一種吸能電池箱,使電動汽車受到碰撞時,可以提供足夠的減震吸能,同時滿足動力電池部件在汽車日常行駛過程中的防護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動車電池組件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是一種高效的新型吸能電池箱。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新能源汽車上的關鍵部件即動力電池箱,其安全性問題已然成為人們的焦點。在日常的行駛中,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部分需要承受各種頻率振動,甚至是交通事故帶來的嚴重碰撞,受到嚴重碰撞的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有極大可能著火燃燒甚至爆炸,這不僅危害駕駛者的人身安全,對于周邊行人也有著極大威脅。因此,為了避免出現(xiàn)電池安全性問題引起的巨大事故,并提高汽車的行駛安全性,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電池箱進行改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現(xiàn)有的電動汽車的電池箱對電池的防護不足,設計一種吸能電池箱,使電動汽車受到碰撞時,可以提供足夠的減震吸能,同時滿足動力電池部件在汽車日常行駛過程中的防護要求。
為實現(xiàn)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吸能電池箱,包括:上防護板,中間復合夾層以及下防護板;
所述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分別為碳纖維材質;所述中間復合夾層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正弦波壁點陣結構,六尖瓣點陣結構,正弦波壁墩狀層級蜂窩結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正弦波壁點陣結構由正弦波壁胞體采用點陣形式排列而成。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正弦波壁胞體的側壁上端和下端分別為連續(xù)的正弦波面,并且上端的波峰與下端的波谷對齊。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六尖瓣點陣結構采用六尖瓣胞元形成點陣結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六尖瓣胞元由一個尖瓣繞中心點旋轉而成,相鄰兩個尖瓣遠離中心點的一端通過內凹的曲面連接在一起。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正弦波壁墩狀層級蜂窩結構將六個結構胞元替代層級蜂窩結構的一個角單元。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結構胞元包括沿著高度方向間隔設置的三個環(huán)形結構,以及設置在相鄰兩個環(huán)形結構之間的正弦波結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層正弦波的波峰與下層正弦波的波谷對齊。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吸能電池箱,中間復合夾層材料由點陣結構和層級蜂窩結構結合組成,受到碰撞時,具有正弦波特性的結構可以有效降低碰撞峰值力,能形成有效的壓潰,提供足夠的減震,保證電池不會受到劇烈損壞,因此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
2.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吸能電池箱,上、下防護板材料為碳纖維,該材料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抗拉性的纖維材料。且本發(fā)明的中間復合夾層的正弦波壁點陣結構和六尖瓣點陣結構采用點陣形式,使結構能夠提供更高的抗沖擊性。同時,本發(fā)明的層級蜂窩結構采用六個正弦波壁墩狀胞元組成蜂窩胞體,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對于電池的防護更為有利。因此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
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吸能電池箱,振動以波的形式進行傳遞,當波通過正弦波壁點陣結構和正弦波壁墩狀層級蜂窩結構所構成的復合夾層時,外界所傳遞的振動能量,被復合夾層吸收,且與傳統(tǒng)的電池箱相比,該復合夾層密度更小,松弛模量也更小,因而可以實現(xiàn)減振的效果,進而保證電池受到劇烈振動不會損壞嚴重。因此具有良好的減振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264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