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氮雜芳環有機材料、正極電極、電池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88515.1 | 申請日: | 202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535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成會明;韓翠平;李森林;李美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 |
| 主分類號: | C07D487/22 | 分類號: | C07D487/22;H01M4/13;H01M4/139;H01M4/60;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劉建偉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氮雜芳環 有機 材料 正極 電極 電池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氮雜芳環有機電極材料,包括具有苯環結構,且成環的原子除了碳原子以外,還含有氮原子的有機化合物,通過調節活性位點氮原子的數目和氮雜芳環的長度,來抑制有機材料在水中的溶解,同時增強有機材料的電子傳導能力,可作為電池正極材料使用,有效提升了電極材料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另外,本申請還提供了上述氮雜芳環有機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合成步驟簡單、條件溫和、價格低廉,可工業化生產。本申請還提供了包括氮雜芳環有機電極材料的正極、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池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氮雜芳環有機材料、正極電極、電池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鋰離子電池的廣泛使用,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還不成熟的背景下,造成鋰資源的快速消耗,引起鋰資源短缺和鋰價快速上漲,使其難以滿足大規模分布式儲能的需求。因此,急需開發下一代新型儲能系統。水系可充電電池的價格便宜、操作安全,且環境友好,可滿足大規模分布式儲能的需求。水系鋅離子電池兼具造價低、環境友好、無毒和安全的優點,同時,鋅負極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820mAh g-1和體積理論比容量5851mAh cm-2,鋅金屬的氧化還原電壓為-0.76V(vs.SHE),適合作為水系電池負極。目前,大量關于水系鋅離子電池正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無機材料,如錳基氧化物、釩基氧化物和普魯士藍衍生物等。然而,這些材料的實際比容量低、衰減快、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差,電化學性能難以達到預期。
有機電極材料,由于具有低價、環保、可持續和結構設計靈活的優點,在科研界和產業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通過改變有機材料上的官能團可以調節有機材料的電壓,使其適合在水系電解液中工作。同時,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或者苯環上的雜原子具有較高的活性,可以提供與鋅離子結合的活性位點,例如,氮雜芳環上的氮原子,通過改變活性位點的數量和共軛電子數,來改變有機材料的理論比容量和電荷存儲速率。通常有機物小分子具有容易合成、價格便宜和大規模生產的優點,但由于有機小分子容易溶解在電解液中,造成活性物質的損失和活性材料的在正負極之間的穿梭,導致電池的容量衰減快、循環壽命短。另外,一般有機材料的導電性比較差,不利于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不易在水中溶解、導電性好、活性位點豐富的氮雜芳環有機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申請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種氮雜芳環有機材料,具有如下結構式:
本申請目的之二提供了一種所述的氮雜芳環有機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在空氣中或惰性氣體保護下,將2,3-二氨基酚嗪和環己六酮溶解于混合液體中,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液體包括有機溶劑和乙酸;
在100℃~160℃溫度下,將所述混合溶液冷凝回流6~36小時,然后停止加熱,冷凝至室溫,提取反應后的固體,并將所述固體清洗、干燥后得到固定反應物;
在所述固體反應物中加入硝酸溶液中并反應1-6小時,冷卻后分離產物,并將所述產物經清洗、干燥后即可獲得所述氮雜芳環有機材料。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在空氣中或惰性氣體保護下,將2,3-二氨基酚嗪和環己六酮溶解于混合液體中,得到混合溶液的步驟中,所述惰性氣體為Ar或N2。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在空氣中或惰性氣體保護下,將2,3-二氨基酚嗪和環己六酮溶解于混合液體中,得到混合溶液的步驟中,所述2,3-二氨基酚嗪與所述環己六酮的質量比≥2。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有機溶劑包括乙腈、氮甲基吡咯烷酮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未經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885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