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孿生神經網絡的心電身份識別方法與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88511.3 | 申請日: | 202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58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澄玉;趙宇光;趙莉娜;李建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2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張天哲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孿生 神經網絡 身份 識別 方法 裝置 | ||
1.基于孿生神經網絡的心電身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用穿戴式設備采集心電信號并送入手機端,手機端將所獲取的數據送入云端服務器;
步驟20、在云端服務器對心電信號進行濾波和標準化,將心電信號切片后由小波濾波濾除基線漂移,而后選取IIR50Hz陷波濾波器濾除工頻干擾,并采取Z-score標準化,將信號幅值限定在0到1之間;
步驟30、將標準化后的心電信號提取心電信號的心率變異性HRV特征,獲取時域指標、頻域指標和非線性指標;
步驟40、建立融合模型對待檢測信號進行身份識別;
步驟50、云端服務器將身份識別的結果傳輸回手機終端進行實時顯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孿生神經網絡的心電身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設備包括3個濕性心電電極、前段放大電路、帶通濾波電路、50Hz陷波電路、主放大電路、A/D轉換電路、微控制器及藍牙模塊;所述濕性心電電極用于采集心電信號;所述帶通濾波電路用于限制心電信號的頻率范圍;所述50Hz陷波電路用于濾除工頻干擾;所述前段放大電路及主放大電路用于放大信號;所述A/D轉換電路用于對心電信號進行模數轉換,所述微控制器通過藍牙模塊將心電信號傳輸到手機終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孿生神經網絡的心電身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0中,采用動態軟值函數來提供小波系數的臨界閾值,判斷該層小波分解是否需要被舍棄;通過將上述小波變換所得的各層小波系數與對應臨界閾值進行比較,來確定信號中所包含的噪聲成分;如果小波系數小于閾值,則認為其反映的是噪聲成分,應予以舍棄;若大于臨界閾值,則認為該系數反映的是信號的固有部分,予以保留;上述的動態軟值處理過程的數學形式為:其中,臨界閾值j為小波分解的尺度,λ為通用閾值;估計值與實際值wjk之間的差值因動態軟值函數的作用,會始終處于λ以下;當|wjk|>Tj,則有而濾除工頻干擾的IIR50Hz的帶阻濾波器設計為其中,a和b均為三維數組,由以下各式決定:對濾波信號采取Z-score標準化,并將數據映射到(0,1]范圍內,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8851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