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69210.6 | 申請日: | 2022-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79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振國;邵東亮;董文利;王永衛;占龍楊;顧海龍;崔黎;付志平;王科;張馳宇;丁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8D7/16 | 分類號: | F28D7/16;F28F9/22;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知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于賀賀 |
| 地址: | 210003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率 列管 換熱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包括外殼、內殼、管板和換熱管,所述外殼和內殼之間設置有水腔,所述外殼和內殼的兩側設置有管板,管板上設置有管箱,所述管板內部鑲嵌有換熱管,所述外殼上分別設置有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內殼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分流腔,第一分流腔與進液口相連通,與第一分流腔相對應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分流腔,第一分流腔與第二分流腔之間設置有封板。該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能夠使熱水快速被冷卻,大大提高了熱交換的利用率,節省了工作時間,而且減少了高壓水流對換熱管的沖擊,防止長時間使用之后換熱管發生形變和破損。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換熱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列管式換熱器是化工、冶金、醫藥、電力、熱能等涉及兩種流體進行熱量交換的各個行業中十分常用的工業生產設備。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內管程流體、殼程流體的流動行為對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的傳熱速率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工業生產中運行的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基本全部是冷熱流體分別在列管兩側流動,通過管壁進行熱量交換,進水口往往是高壓進水,長時間高壓進水沖擊換熱管,導致換熱管管壁形變或者破裂,一旦管壁泄漏,給水就會沖入殼體,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而且現有的換熱器只有通過換熱管進行熱交換,換熱的效率比較低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以解決目前的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長時間使用之后,換熱管容易泄露,換熱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包括外殼、內殼、管板和換熱管,所述外殼和內殼之間設置有水腔,所述外殼和內殼的兩側設置有管板,管板上設置有管箱,所述管板內部鑲嵌有換熱管,所述外殼上分別設置有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內殼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分流腔,第一分流腔與進液口相連通,與第一分流腔相對應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分流腔,第一分流腔與第二分流腔之間設置有封板。
進一步的,所述管板上均勻設置有水腔進口和水腔出口,水腔進口和水腔出口與水腔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的背部均與內殼的內壁相貼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腔的切面為弧形,且第一分流腔的下端面均勻設置有出水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流腔包括進水腔和出水腔,所述進水腔的上端面均勻設置有進水口,出水腔的上端面均勻設置有出水口,所述進水腔的長度與第一分流腔的長度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腔與進水腔之間設置有封板。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腔和出水腔的切面均為弧形,且進水腔和出水腔為一體化設計,進水腔弧形的長度小于出水腔弧形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內殼內部上下兩側設置有相互交錯對立的第二分流腔,出水腔與進水腔相對應,且上下相對應的出水腔與進水腔之間設置有封板。
進一步的,兩側所述管箱分別設置有管箱進口和管箱出口,管箱進口、管箱出口、進液口和出液口均設置有溫度監測器,內殼內設置有壓力監測器。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以下優勢:
1.該高效率列管式換熱器設置有第一分流腔,當高壓水沖第一分流腔內部的時候,第一分流腔會把水流的沖擊力抵消,使水流從第一分流腔的出水口中流出,大大減少了高壓水流對換熱管的沖擊,防止長時間使用之后換熱管發生形變和破損,大大減少了水流流過此地的壓力,防止外殼、內殼和封板變形,降低安全隱患,大大提高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未經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692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