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號采集存儲方法和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67291.6 | 申請日: | 2022-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445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輝杰;王李軍;楊小牛;樓財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2/0877 | 分類號: | G06F12/0877;G06F16/17;G06F16/1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權鮮枝;吳昊 |
| 地址: | 314033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號 采集 存儲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可讀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信號采集存儲方法和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應用于軟件無線電接收機。其中方法包括:主線程在發起采集存儲任務時進行初始化,所述初始化的操作包括:創建用于緩存數據的鏈表隊列,新建并打開數據文件,設置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工作參數;管理信號采集線程,包括控制信號采集線程根據設置的工作參數對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待采集信號進行采集,并將采集的信號數據寫入鏈表隊列的尾部;管理數據存儲線程,包括控制數據存儲線程從鏈表隊列的頭部同步地讀取緩存的信號數據,并將讀取的信號數據寫入所述數據文件;結束采集存儲任務時關閉所述數據文件。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案能夠提高高采樣速率下無線電信號采集存儲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電信號采集存儲,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信號采集存儲方法和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無線電信號采集存儲需要將不同頻率、不同帶寬的無線電信號,進行變頻、濾波等操作,并將其以符合奈奎斯特采樣定理的采樣速率連續不間斷的采集下來并完成實時文件存儲。
現有的無線電信號采集存儲方案主要包括專用采集存儲裝置和基于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通用采集存儲解決方案。
專用采集存儲裝置在采集存儲連續性上較為穩定,但通常裝置組成復雜、成本較高、參數設置靈活性不足,并且軟硬件高度耦合,導致升級維護較困難。
軟件無線電接收機是一類具有開放性、標準化、模塊化的通用硬件平臺,具有射頻頻率調諧、模擬濾波放大、A/D采樣、數字變頻、數字濾波等通用化功能,并具備完備的驅動程序和豐富的應用程序接口函數。因此這種平臺是可用軟件控制和再定義的平臺,選用不同軟件模塊就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而且軟件可以升級更新。這就使得基于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通用采集存儲解決方案具有較高的無線電信號接收靈活性、通用性高、可升級、易維護、便攜性好、成本較低。
然而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由于目前基于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通用采集存儲方案采用的是先采集后存儲的串行工作模式,采集一段數據后進行存儲然后再采集,雖然可較好工作在低采樣速率場景,但當采樣速率較高時,在進行數據存儲時由于暫停了數據采集,會發生漏采數據導致的數據丟失問題,采集存儲性能不夠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號采集存儲方法和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旨在克服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現有技術的不足,提高高采樣速率下無線電信號采集存儲的穩定性。
依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信號采集存儲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軟件無線電接收機,包括:
主線程在發起采集存儲任務時進行初始化,所述初始化的操作包括:創建用于緩存數據的鏈表隊列,新建并打開數據文件,設置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工作參數;
管理信號采集線程,包括控制信號采集線程根據設置的工作參數對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待采集信號進行采集,并將采集的信號數據寫入所述鏈表隊列的尾部;
管理數據存儲線程,包括控制數據存儲線程從所述鏈表隊列的頭部同步地讀取緩存的信號數據,并將讀取的信號數據寫入所述數據文件;
結束采集存儲任務時關閉所述數據文件。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管理信號采集線程的步驟具體包括:
判斷是否已創建信號采集線程,若否,則創建信號采集線程;若是,則恢復信號采集線程;
控制信號采集線程根據設置的工作參數對軟件無線電接收機的待采集信號進行信號采集,產生采集的信號數據;
控制信號采集線程將采集的信號數據寫入所述鏈表隊列的尾部;
判斷是否停止信號采集,若是,則暫停信號采集線程;若否,則控制信號采集線程重復執行前述的采集操作和寫入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672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