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信號連接導線用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及其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59823.1 | 申請日: | 2022-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08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閔建;羅從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吉瑞通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952 | 分類號: | G01N21/952;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6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信號 連接 導線 外觀 缺陷 檢測 設備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通信信號連接導線用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及其檢測方法,屬于導線外觀檢測技術領域,包括檢測臺,檢測臺的頂端分別開設有左滑槽和右滑槽,左滑槽內滑動連接有第一滑塊,右滑槽內滑動連接有第二滑塊,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一對對稱的固定桿,固定桿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桿,固定桿的頂端設置有夾持機構,檢測臺的頂端位于夾持機構之間固定連接有安裝臺,安裝臺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檢測箱,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一側面均開設有導向孔,第一滑塊的一側面位于導向孔處設置有推動齒輪。本發明通過設置有夾持機構可以對導線進行夾持固定,通過設置有檢測箱,方便檢測人員快速發現導線表面的細小裂紋,提高導線的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線外觀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通信信號連接導線用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及其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連接導線的作用是把電源、開關和負載串聯起來,組成一個閉合的回路,起到傳輸和分配電能的作用,現有連接導線的外側都設置有一層絕緣層,絕緣層可以對導線起到保護作用,若絕緣層出現破損,則導線可能存在漏電的風險,因此連接導線在使用一端時間后,現有檢查其表面是否存在裂縫,從而能夠對破損的導線進行及時的更換。
現有的導線的檢查一般多為人工通過肉眼去觀察導線表面的絕緣層是否存在裂縫或者破損,由于導線長度較長,需要檢測人員一邊移動導線一邊通過肉眼檢查導線,因此導致導線的檢測效率較低同時另外,導線表面的裂縫一般較小,肉眼不易察覺,使得檢查人員容易出現眼睛酸痛的現象,從而導致導線的檢查質量較低,因此提出通信信號連接導線用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及其檢測方法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而提出的通信信號連接導線用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及其檢測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通信信號連接導線用外觀缺陷檢測設備,包括檢測臺,所述檢測臺的頂端分別開設有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左滑槽內滑動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右滑槽內滑動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一對對稱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固定桿的頂端設置有夾持機構,所述檢測臺的頂端位于夾持機構之間固定連接有安裝臺,所述安裝臺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檢測箱,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一側面均開設有導向孔,所述第一滑塊的一側面位于導向孔處設置有推動齒輪。
優選的,所述第一滑塊的一側開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轉動連接有環形板,所述環形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推動齒輪,所述推動齒輪中心處開設有螺紋通孔。
優選的,所述螺紋通孔內螺紋連接有驅動螺桿,所述驅動螺桿貫穿導向孔,所述驅動螺桿的兩端均與左滑槽的內側面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滑塊內部的導向孔內滑動連接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兩端與右滑槽的內側面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滑塊的頂端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半面形齒輪。
優選的,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固定桿頂端的安裝環,轉動連接在安裝環內側面的旋轉環,固定連接在旋轉環內側面的夾持彈簧以及固定連接在夾持彈簧一端的夾板。
優選的,位于所述半面形齒輪上方的旋轉環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有齒環,所述齒環與半面形齒輪嚙合。
優選的,所述檢測箱的兩側面開設有貫穿孔,所述檢測箱的一側面設置有鉸接門,所述鉸接門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固定連接有鏡筒,所述鏡筒的內部安裝有照明燈,所述鉸接門的內側面位于凸透鏡的兩側安裝有照明燈。
通信信號連接導線用外觀缺陷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復位:使得第一滑塊遠離檢測箱,同時使得第二滑塊靠近檢測箱;
S2、安裝導線:將導線貫穿夾持機構和檢測箱,利用夾持彈簧使得夾板實現導線的夾持安裝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吉瑞通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吉瑞通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598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