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三維模型的鈑金件特征間距判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55961.2 | 申請日: | 202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91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德雨;高龍;劉俊;何柳;安然;董洪飛;陶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30/17 | 分類號: | G06F30/17;G06F113/24;G06F1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劉翠芹 |
| 地址: | 1000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三維 模型 鈑金件 特征 間距 判斷 方法 | ||
1.一種基于三維模型的鈑金件特征間距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S1、解析輸入的鈑金件三維模型,完成每個面的凹凸連接關系計算,得到鈑金件的主面;
S2、根據步驟S1中計算得到的鈑金件主面,計算得到鈑金件的輔面;
S3、對鈑金件所有主面及輔面進行遍歷,對每一個主面及輔面,均計算其內外環屬性數據;
S4、遍歷當前鈑金件主面及輔面上的內環列表,并對其中的每一個內環執行步驟S5-S10;
S5、計算當前主面或輔面上內環凸邊與外環凹邊的最小距離D1,并記該最小距離D1對應的內環凸邊為InE1,對應的外環凹邊為OutE1,對D1的類型進行判斷,并根據判斷得到的D1類型與對應的距離閾值進行比較,若D1大于距離閾值,則對應的間距檢查未通過;
S6、計算當前主面或輔面上內環凸邊與外環凸邊的最小距離D2,并記該最小距離D2對應的內環凸邊為InE2,對應的外環凸邊為OutE2;對D2的類型進行判斷,并根據判斷得到的D2類型與對應的距離閾值進行比較,若D2大于距離閾值,則對應的間距檢查未通過;
S7、計算當前主面或輔面上內環凸邊間的最小距離D3,并記該最小距離D3對應的內環凸邊為InE3和InE3′;對D3的類型進行判斷,并根據判斷得到的D3類型與對應的距離閾值進行比較,若D3大于距離閾值,則對應的間距檢查未通過;
S8、計算當前主面或輔面上內環凹邊與外環凹邊的最小距離D4,并記該最小距離D4對應的內環凹邊為InE4,對應的外環凹邊為OutE4;對D4的類型進行判斷,并根據判斷得到的D4類型與對應的距離閾值進行比較,若D4大于距離閾值,則對應的間距檢查未通過;
S9、計算當前主面或輔面上內環凹邊與外環凸邊的最小距離D5,并記該最小距離D5對應的內環凹邊為InE5,對應的外環凸邊為OutE5;對D5的類型進行判斷,并根據判斷得到的D5類型與對應的距離閾值進行比較,若D5大于距離閾值,則對應的間距檢查未通過;
S10、計算當前主面或輔面上內環凹邊間的最小距離D6,并記該最小距離D6對應的內環凹邊為InE6和InE6′,對D6的類型進行判斷,并根據判斷得到的D6類型與對應的距離閾值進行比較,若D6大于距離閾值,則對應的間距檢查未通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維模型的鈑金件特征間距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內外環屬性數據具體包括面的外環邊列表、面的外環中每條邊的凹凸性、面的內環列表及每一個內環中的邊列表、面的每一個內環中的每條邊的凹凸性、面的每一個內環中每條邊的鄰接面以及面的每一個內環中所有邊的鄰接面構成的特征是否為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5596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