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的門把手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42401.3 | 申請日: | 202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61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守山幸宏;倉本英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E05B85/16 | 分類號: | E05B85/16;E05B85/10;E05B81/06;E05B81/12;E05B81/76;E05B81/66;E05B81/56;E05B8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倫律師事務所 11339 | 代理人: | 李曉雙;楊永波 |
| 地址: | 日本廣島縣***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門把手 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抑制生產成本并改善側門的開閉操作性的車輛的門把手控制裝置。該門把手控制裝置包括能從與車外門板(11)的表面為一面的收納位置向車寬方向外側突出或隱入的桿(20)、檢測桿(20)的移動位置的位置開關(70a)、具有能與桿(20)連動地與鎖扣卡合的閉鎖的閉鎖機構(14)、檢測閉鎖是否為全閉鎖狀態的閉鎖開關(14a)、能使桿(20)的位置在從收納位置到握持位置之間改變的驅動裝置(40)、能控制該驅動裝置(40)的CPU(80),其中,CPU(80)在閉鎖為半閉鎖狀態且桿(20)位于收納位置時通過電機(42)使桿(20)的位置強制改變為握持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的門把手控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車輛的門把手控制裝置,其具有能從與車門板的表面為一面的收納位置向車寬方向外側突出或隱入的手柄桿以及能將該手柄桿的活動位置從收納位置改變的位置改變模組。
背景技術
以往有人提出一種技術,為了提高車輛用側門的外觀設計性并降低行駛時的空氣阻力,而將車門板的外側表面與手柄桿的外側表面設計為一面(Flush?Surface)。該平齊表面式車門的手柄桿可根據要求在為了與車外門板的外側表面為一面而容納于朝向車門板的內側形成的凹部中的重視外觀設計性的收納位置、從該收納位置向車寬方向外側突出且乘車人能手動進行打開操作的重視操作性的握持位置之間改變配置位置。
通常來說,車輛用閉鎖機構包括設置于車身側的門開口后部的鎖扣和能與該鎖扣卡合的閉鎖。該閉鎖機構中的閉鎖的卡合狀態分為三種,分別是鎖扣與閉鎖的卡合完全解除的解鎖狀態、鎖扣與閉鎖稍微卡合的半閉鎖狀態、鎖扣與閉鎖完全卡合的全閉鎖狀態。
乘車人下車時,根據乘車人對側門進行關閉操作的力量大小,有時閉鎖機構可能處于半卡合于鎖扣的半閉鎖狀態、即所謂的側門處于半開門狀態。
半開門狀態下的車輛被盜風險高,并且在車輛于立體停車場中循環移動時,也存在開放的側門與停車設備接觸導致破損的風險。
專利文獻1的報知裝置包括所照射的出射光的一部分能透過側門車窗的車內燈、用于檢測側門打開狀態、關閉狀態以及半開門狀態的檢測部、基于該檢測部的檢測結果控制車內燈的控制部,其中,控制部根據所檢測出的打開狀態、關閉狀態以及半開門狀態來改變車內燈的點亮形態。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本特開2018-002027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專利文獻1的報知裝置在乘車人對側門進行關閉操作離開車輛時,能通過從車窗透過的出射光將側門的開閉狀態(閉鎖卡合狀態)報知給乘車人,并且在下車時,乘車人能通過出射光從視覺上認識側門的開閉狀態。但是,專利文獻1的報知裝置需要改變車內燈的點亮形態,因此需要準備用于報知半開門專用的開燈機構,可能導致裝置整體結構復雜化,生產成本變高。
平齊表面式車門中,為了防止惡作劇,而存在自動關門機構,在對車門進行開閉操作之后,使手柄桿從握持位置自動恢復至收納位置。
在采用自動關門機構時,有時盡管手柄桿處于收納位置,但閉鎖機構仍處于半閉鎖狀態(半開門狀態)。
為了把閉鎖機構從半閉鎖狀況變為鎖扣與閉鎖完全卡合的全閉鎖狀態,乘車人需要重新對側門所設的請求開關進行按壓操作將手柄桿從收納位置變為握持位置之后,再次手動對車門進行開閉操作,重新關門的處理步驟可能復雜化。
即,抑制生產成本并且改善側門的開閉操作性并不容易。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抑制生產成本并且改善側門開閉操作性的車輛的門把手控制裝置等。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未經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424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焊盤鍍層結構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真無線立體聲耳機防誤觸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