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嗅味物質的風險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36130.0 | 申請日: | 2022-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58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錚;沈雪;劉爽;武珉輝;姜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10 | 分類號: | G06Q10/10;G06Q10/06;G06Q50/06;C02F9/00;C02F1/28;C02F1/78;C02F1/56;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30 | 代理人: | 許蘭;姜波 |
| 地址: | 20008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質 風險 控制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嗅味物質的風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進行嗅味物質(以2?MIB為例)風險識別,以嗅味物質濃度判定進入水源投炭處理流程或水廠處理工藝流程;(2)若進入水源投炭處理流程中,可根據嗅味物質濃度選用不同粉末活性炭(PAC)投加量;(3)若進入水廠處理工藝流程中,可根據嗅味物質風險可控性選用不同的處理工藝配置。該方法基于水廠處理工藝現狀,結合嗅味物質風險評估結果,提出了不同嗅味物質濃度下的水源和水廠處理流程,為高效、經濟的應對嗅味物質問題提供借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嗅味物質(以2-MIB為例)的風險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飲用水水質要求的提高,飲用水嗅味物質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據國內學者對我國重點流域和重點城市二百多個水廠飲用水及水源嗅味進行調查,發現我國80%以上的地表水源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嗅味問題,其中絲狀藍藻產生的土霉味(2-甲基異莰醇,2-MIB)為主要嗅味類型之一,此外45%的出廠水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嗅味問題。
因此,探索一種簡潔高效的嗅味物質去除方法已成為水質安全保障領域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結合嗅味物質風險評估和水源水廠現有處理技術,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嗅味物質的風險控制方法,以不同嗅味物質(以2-MIB為例)濃度風險為導向給出不同的水源和水廠處理技術流程,從而達到簡潔高效地去除嗅味物質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嗅味物質的風險控制方法,包括:
S1,通過嗅味物質的濃度對嗅味物質進行風險識別,當濃度大于等于預設的第一濃度閾值,進入水源投炭處理流程,執行步驟S2,否則,執行步驟S3;
S2,根據嗅味物質的濃度選用不同的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濃度越大,粉末活性炭投加量越大,然后執行步驟S3;
S3,進入水廠常規處理工藝流程,然后執行步驟S4;
S4,判斷水廠常規處理工藝出水的嗅味物質的濃度是否小于預設的第二濃度閾值,若小于,表明嗅味物質的風險可控,符合出廠水標準,執行步驟S6,否則,表明嗅味物質的風險不可控,執行步驟S5;
S5,選用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工藝或納濾深度處理工藝,對水廠常規處理工藝出水作進一步處理,直至嗅味物質的濃度小于預設的第二濃度閾值,然后執行步驟S6;
S6,風險消除。
優選地,所述嗅味物質包括2-MIB。
優選地,步驟S1中,進行嗅味物質的風險識別時,當2-MIB濃度大于等于200ng/L時,則進入水源投炭處理流程,否則,直接進入水廠常規處理工藝流程。
優選地,步驟S2中,若判定進入水源投炭處理流程時,根據嗅味物質的濃度選用不同粉末活性炭PAC投加量,具體包括:當200ng/L≤2-MIB300ng/L時,PAC投加量為5~10mg/L;當300ng/L≤2-MIB500ng/L時,PAC投加量為10~15mg/L,當2-MIB≥500ng/L時,PAC投加量為15~20mg/L。
優選地,步驟S3中,所述進入水廠常規處理工藝流程,為常態化運行參數條件下的水廠常規處理工藝流程,其運行參數(例如:預臭氧投加量、混凝劑投加量等)不作調整。
優選地,步驟S4中,水廠常規處理工藝出水中,當2-MIB10ng/L時視為嗅味物質的風險可控,即認為符合出廠水標準,達風險消除階段,否則視為風險不可控,需作進一步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361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精度線纜旋切裝置
- 下一篇:一種航空發動機三旋流主燃燒室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