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力電耦合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35520.6 | 申請日: | 2022-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208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鵬程;沈輝;關棟;李競;張純;田逸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N1/04 | 分類號: | H02N1/04;G06F30/17;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擦 納米 發電機 耦合 分析 方法 | ||
1.一種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力電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兩片摩擦納米發電機(1)安裝到實驗臺上,使兩片發電機能發生接觸和分離運動,對其進行力學和電學測試,測試時兩片摩擦納米發電機(1)發生接觸和分離運動,得到受力和位移間的關系圖以及摩擦納米發電機(1)的電壓輸出數據;
分別建立兩片摩擦納米發電機(1)在接觸和分離時的鍵合圖模型,推導出系統狀態方程;
將鍵合圖模型轉化為對應的方塊圖,結合方塊圖和實際運行條件,建立摩擦納米發電機(1)動態仿真模型;
通過實驗數據來求取鍵合圖模型所對應的具體參數數值,代入動態仿真模型,得到仿真實驗中的電壓數據,將仿真實驗中的電壓數據和實際實驗得到的電壓輸出數據進行比較,驗證鍵合圖模型的有效性;
分析鍵合圖模型的不同參數,得到不同參數對摩擦納米發電機(1)輸出性能產生的影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力電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兩片摩擦納米發電機(1)接觸時的鍵合圖模型為,
設系統狀態變量X=[p2 q5 q9]T,輸入變量U=[Se1];
各儲能元件特性方程如下:
各阻性元件特性方程如下:
由因果關系和功率流方向得到的流方程、勢方程如下,
其中,f2=f3=f4,e4=e5=e6=e7,f7=f8=f9;
Se1為摩擦納米發電機(1)接觸過程的勢輸入機械力,I2為摩擦納米發電機(1)在接觸前儲存的能量(m1為摩擦納米發電機(1)的質量,p2為摩擦納米發電機(1)具有的動量),R3為摩擦納米發電機(1)接觸前克服空氣阻力消耗的能量,C5代表兩塊摩擦納米發電機(1)接觸的瞬間,兩塊摩擦納米發電機(1)表面發生彈性形變儲存的能量,R6為接觸瞬間產生的塑性變形、聲波以及慣性能量消耗的能量,e6為R6部分能量的統一勢變量力,R8為接觸瞬間接觸放電消耗的能量,C9為接觸瞬間產生的接觸電荷,e3為空氣阻力的勢變量力,e4為鍵合圖模型4號鍵的勢變量,e5為彈性變形儲能的勢變量力,e7和f7分別為接觸鍵合圖模型7號鍵的勢變量和流變量,表示能量流動方向,e8為發生接觸放電的勢變量電壓,f2為摩擦納米發電機(1)儲存能量的流變量速度,f3為空氣阻力的流變量速度,f4為鍵合圖模型4號鍵的流變量,f8為發生接觸放電的流變量電流,f9為接觸電荷的流變量電流,k2為恢復彈性變形過程中的彈性系數,q11為恢復彈性變形中的廣義位移,p12為分離過程中摩擦納米發電機(1)的廣義動量,分別為狀態變量p2、q5、q9的一階導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力電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觸時的系統狀態方程為,
其中,k1為發生彈性變形的彈性系數,p2、q5、q9分別為鍵合圖元2的廣義動量、鍵合圖元5的廣義位移和鍵合圖元9的廣義位移,分別為狀態變量p2、q5、q9的一階導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3552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