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纜隧道新型加固型防火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34852.2 | 申請日: | 2022-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26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30 |
| 發明(設計)人: | 胡鑫;杜紅義;席小娟;劉湘蒞;馮志陽;齊道坤;彭雪瑩;馮飛;奚妍;孟秋月;肖波;鄭月松;郭靜;唐旻;楊振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商丘市天宇電力工程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0 | 分類號: | E21F5/00;E21F17/06;E21D11/38;E21F17/103;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二***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隧道 新型 加固 防火板 | ||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纜隧道新型加固型防火板,包括內層防火板和外層防火板,所述的內層防火板與外層防火板連接的一側表面固定設置卡柱,所述的外層防火板與內層防火板連接的一側表面固定設置卡槽,所述的內層防火板上卡柱與外層防火板上的卡槽一一對應,該防火板能夠兼顧耐火、承重等特點,可用于有承重需求的孔洞防火封堵。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纜隧道新型加固型防火板。
背景技術
在電纜隧道防火設計中,電纜預留孔洞需進行防火封堵。但該孔洞一般較大,普遍尺寸為580×440mm?,F有的電纜孔洞的防火封堵耗時長,施工難度大,大部分封堵存在多次返工才能完成,占用了大量的工期,成為了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通過研究發現,封堵時長大部分集中在“防火板孔位測量裁剪及安裝”、“膨脹螺栓定位和打孔”。也就是,現有的電纜孔洞的防火封堵方式都是在現場進行膨脹螺栓定位和打孔,以及根據電纜孔洞進行防火板孔位測量裁剪及安裝,而在這個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當防火板開孔未能與螺栓位置,電纜尺寸相吻合的時候,防火板需要重復測量、裁剪及開孔安裝,增加了不少的返工工作;當膨脹螺栓定位未能準確避開鋼筋的時候,膨脹螺栓需要重復定位開孔,增加了不少的返工工作,然而一般的無機防火隔板的承重強度無法滿足需求,不僅無法承受設備運輸時的承重要求,也無法承受運行檢修人員正?;顒訒r的載荷要求。
現有防火設計中,多采用鋼板對孔洞進行封堵。鋼板雖能滿足承重需求,但在隧道內發生較大火災時,鋼板隨著其溫度的不斷提高,其耐火能力將大幅下降,會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電纜隧道防火設計中,孔洞的耐火極限需達到1h,在對有承重需求的孔洞進行防火封堵時,現有防火板承重能力不足,鋼板的耐火能力無法滿足需求,還需另外采取措施進行加固,施工工藝較為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電纜隧道新型加固型防火板,該防火板能夠兼顧耐火、承重等特點,可用于有承重需求的孔洞防火封堵。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纜隧道新型加固型防火板,包括內層防火板和外層防火板,所述的內層防火板與外層防火板連接的一側表面固定設置卡柱,所述的外層防火板與內層防火板1連接的一側表面固定設置卡槽4,所述的內層防火板上卡柱與外層防火板上的卡槽一一對應。
具體的,所述的內層防火板由不燃無機材料壓制而成。
具體的,所述的外層防火板由花紋鋼板制成。
具體的,所述的內層防火板的厚度為10-20mm,所述的外層防火板的厚度為10-20mm。
具體的,所述的卡柱的長度為3-5mm,所述的卡槽的深度為3-5mm。
具體的,所述內層防火板上相鄰的兩個卡柱之間的間距為80mm,對應的所述外層防火板上相鄰兩個卡槽之間的間距為80mm。
具體的,所述的內層防火板包括按照重量計的如下組分:植物纖維粉末混合體為20~65%,硫酸鎂制劑5~15%,氧化鎂5~15%,氯化鎂5~10%,硅凝膠5~10%,電氣石10~20%和硅藻泥5~1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加固型防火板,包括內層防火板及外層防火板,內層防火板由多種不燃無機材料壓制而成,阻燃性能好,遇火不燃燒時間可達3小時以上,還可以吸附分解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外層防火板由花紋鋼板制成,具有機械性能好,承重能力強,具備一定防滑能力,且外形美觀。內外層防火板之間通過其表面上的卡柱與卡槽進行連接固定,形成加固型防火板。加固型防火板兼顧耐火、承重等多重性能,可用于有承重需求的變電站孔洞防火封堵。施工迅捷、成本低廉、工藝成熟,可大幅提高變電站防火封堵的可靠性,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內層防火板俯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商丘市天宇電力工程勘測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商丘市天宇電力工程勘測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348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