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儲能系統與發電設備并離網無縫切換方法及協調控制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10358.2 | 申請日: | 2022-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117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元;陳海森;林鎮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48 | 分類號: | H02J3/48;H02J3/50;H02J3/32;H02J3/24 |
| 代理公司: | 河北國維致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秦春芳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廈門市火炬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系統 發電 設備 無縫 切換 方法 協調 控制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儲能系統與發電設備并離網無縫切換方法及協調控制器。該方法應用于協調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獲取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和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根據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同頻和同相;在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同頻和同相后,控制發電設備并入電網。本發明可以避免發電設備并入電網后出現較大的沖擊電流,可以實現穩定可靠的無縫切換,提高系統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黑啟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儲能系統與發電設備并離網無縫切換方法及協調控制器。
背景技術
黑啟動是指電網因為某些故障停止供電,發電廠與外部電網脫開且發電廠內發電設備全部停運時,利用發電廠內的本地電源為發電廠內設備供電,拖動發電設備運行,從而實現發電設備的自啟動,并恢復電網供電。通過黑啟動能夠大幅提升電網故障恢復能力。
發電廠可以采用儲能系統作為本地電源進行黑啟動,在發電設備自啟動成功之前,儲能系統可以為發電廠內設備供電,在發電設備自啟動成功后,切換為發電設備供電。然而,在發電設備自啟動成功后,直接切換為發電設備供電,可能會存在較大的沖擊電流,影響系統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能系統與發電設備并離網無縫切換方法及協調控制器,以解決現有的黑啟動方法在發電設備自啟動成功后,直接切換為發電設備供電,可能會存在較大的沖擊電流,影響系統穩定性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能系統與發電設備并離網無縫切換方法,應用于協調控制器,儲能系統與發電設備并離網無縫切換方法包括:
獲取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和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
根據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同頻和同相;
在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同頻和同相后,控制發電設備并入電網。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根據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同頻和同相,包括:
獲取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和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有效值差值,并根據有效值差值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大小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
獲取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和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頻率差值,并根據頻率差值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頻率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頻;
獲取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和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相位差值,并根據相位差值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相位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相。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根據相位差值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相位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相,包括:
根據相位差值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相位進行定步長的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相。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儲能系統包括多個并聯的儲能變流器;
根據有效值差值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大小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包括:
以廣播方式,將有效值差值發送至儲能系統中的各個儲能變流器,以使儲能變流器根據有效值差值對自身的輸出電壓的大小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壓;
根據頻率差值對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的頻率進行調節,使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和發電設備的輸出電壓實現同頻,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103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