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強耐凍抗水型人造路沿石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05056.6 | 申請日: | 2022-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59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平;李香祖;王振江;卞德振;王孟星;于琨;郭天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領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6 | 分類號: | C04B28/06;B28B1/04;B28B13/02;B28B13/06;B28C5/00;C04B111/76;C04B111/2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魏艷麗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強 耐凍抗水型 人造 路沿石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路沿石(IPC分類號:C08G18/80),尤其涉及一種超強耐凍抗水型人造路沿石及其制備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計,原料至少包含:水泥10~15%,白水泥1~3%,碎石55~65%,黃砂5~10%,石英砂2~8%,顏料0.05~0.2%,增強助劑1~3%,水補充余量。因此,本發明通過石墨烯等納米材料與水泥,砂石等原料的協同作用,增加了路沿石的抗滲性,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同時,通過限定特定粒徑,孔隙率的原料與氧化石墨烯的協同作用,大大的提升了路沿石的耐凍性和抗滲透性能,從而使制備的路沿石具有優異的耐候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路沿石(IPC分類號:C08G18/80),尤其涉及一種超強耐凍抗水型人造路沿石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路沿石是設置在路面邊緣的條塊狀物體,作為道路的邊界,將道路與格力綠化帶或人行道分開,既可以起到擋水、擋土等作用,也可以起到對道路的美觀裝飾作用。但是,目前部分路沿石5-6年就因侵蝕粉化嚴重,同時現有技術制備的人造路沿石等抗凍性,抗折強度等指標并不顯著,不能滿足東北地區的使用。
專利申請CN202111017593.9公開了一種磷石膏專用路沿石及其制備方法,采用了大量的磷石膏作為路沿石的基體材料,此申請制備的路沿石實現了磷化工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制備的路沿石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耐腐蝕性能,但是在此申請中因使用了大量的磷石膏和鋁硅酸鹽類工業廢渣,因此制備的路巖石的耐候性不佳,容易受侵蝕發生粉化。
因此,本發明通過石墨烯等納米材料與水泥,砂石等原料的協同作用,增加了路沿石的抗滲性,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同時,通過限定特定粒徑,孔隙率的原料與氧化石墨烯的協同作用,大大的提升了路沿石的耐凍性和抗滲透性能,從而使制備的路沿石具有優異的耐候性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超強耐凍抗水型人造路沿石,按重量百分比計,原料至少包含:水泥10~15%,白水泥1~3%,碎石55~65%,黃砂5~10%,石英砂2~8%,顏料0.05~0.2%,增強助劑1~3%,水補充余量。
優選的,一種超強耐凍抗水型人造路沿石,按重量百分比計,原料至少包含:水泥11~13%,白水泥1~3%,碎石58~62%,黃砂6~10%,石英砂2~8%,彩色顏料0.05~0.2%,增強助劑1~3%,水補充余量。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水泥為硅酸鹽水泥,硬硫鋁酸鹽水泥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水泥為硅酸鹽水泥,硬硫鋁酸鹽水泥的混合物。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硅酸鹽水泥,硬硫鋁酸鹽水泥的重量比為(50~60):(2~3)。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硅酸鹽水泥,硬硫鋁酸鹽水泥的重量比為(54~56):(2~3)。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硅酸鹽水泥的比表面積為340~350m2/kg,實測密度為3.0~3.2g/cm3。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比表面積為344m2/kg,實測密度為3.11g/cm3,可市售,例如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52.5等級普通硅酸鹽水泥。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硬硫鋁酸鹽水泥的比表面積為365~370m2/kg,初凝時間為20~30min,終凝時間為25~35min。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硬硫鋁酸鹽水泥的比表面積為368m2/kg,初凝時間為37min,終凝時間為31min,可市售,購買自湖北孝感安達生產的42.5級快硬硫鋁酸鹽水泥。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白水泥的強度等級為P.Ⅱ42.5,所述白水泥的細度為350~450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領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領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050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