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鉑基金屬間化合物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燃料電池膜電極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01346.3 | 申請日: | 2022-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207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鄒亮亮;戴建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中科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88 | 分類號: | H01M4/88;H01M4/90;H01M4/9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董琳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金 化合物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燃料電池 電極 | ||
1.一種鉑基金屬間化合物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將一定摩爾比的EDTA絡合劑、M鹽和錫鹽、AEEA、鉑鹽分別加入一定體積的超純水中溶解,分別得到EDTA溶液、M鹽和錫鹽混合溶液、AEEA溶液和鉑鹽溶液,其中,M為過渡金屬;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EDTA溶液與M鹽和錫鹽混合溶液混合、將AEEA溶液和鉑鹽溶液混合并攪拌,分別得到錫摻雜的螯合錨定M的M-EDTA溶液、以及錨定Pt的AEEA-Pt溶液;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M-EDTA溶液和AEEA-Pt溶液混合超聲,使EDTA和AEEA進行反應結合連接在一起;
步驟4:取一定質量的N摻雜碳粉分散于超純水中,形成碳粉分散液;
步驟5: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驟4的碳粉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液;
步驟6:將步驟5的混合液蒸發溶劑后干燥得到Sn摻雜PtM/C前驅體粉末;
步驟7:在還原氣氛下熱處理所述前驅體粉末,得到黑色粉末;
步驟8:在空氣中熱處理步驟7得到的黑色粉末;
步驟9:對步驟8得到的粉末進行酸處理和水洗,得到碳負載Sn摻雜PtM金屬間化合物催化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負載Sn摻雜PtM金屬間化合物催化劑中,各成分的摩爾比范圍為:C:Pt:M:Sn=50:38:12:(0.02~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EDTA絡合劑與M鹽的摩爾比為(0.1~3):1,AEEA和鉑鹽的摩爾比為(0.2~4):1,鉑鹽和M鹽的摩爾比為(0.2~3):1,錫鹽和鉑鹽的摩爾比為(0.02~0.3):1;和/或,步驟1中,所述M包括:鉻、鐵、鈷、鎳、銅、鋅、鈮、鉭以及錳中的至少一種;和/或,所述M鹽包括氯化鹽、硝酸鹽、硫酸鹽以及乙酸鹽中的至少一種;和/或,所述錫鹽包括:二氯化錫、四氯化錫、硝酸錫以及硫酸錫中的至少一種;和/或,所述鉑鹽包括:氯亞鉑酸鉀、硝酸亞鉑、氯鉑酸、氯鉑酸鈉、乙酰丙酮鉑、以及二氨基二亞硝基合鉑中的至少一種;和/或,所述EDTA絡合劑包括:EDTA4鈉鹽、EDTA2鈉鹽以及EDTA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碳粉包括導電炭黑以及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種;和/或,所述N摻雜碳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碳粉置于管式爐中,在Ar保護下升溫至800℃~900℃,切換氣體環境為含N氣體,保溫30~50分鐘,自然降溫后,得到所述N摻雜碳粉;和/或,所述步驟4中,所述N摻雜碳粉質量與金屬質量比控制在(0.4~4):1,所述超純水與N摻雜碳粉的質量比為(200~300):1。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所述還原氣氛下熱處理包括:將步驟6中得到的Sn摻雜PtM/C前驅體粉末進行研磨,得到粉末顆粒;對所述粉末顆粒在還原氣氛下進行熱處理,實現PtM合金化以及有序化。
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的熱處理包括:第一溫度下熱處理,實現Sn摻雜PtM/C前驅體的還原以及合金化;再進行第二溫度下的熱處理,使得錫產生金屬空位,降低金屬間化合物的形成能,加快鉑、M原子的熱遷移和促進有序結構的形成;所述第一溫度高于所述第二溫度。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溫度的范圍為500℃~620℃;和/或,所述第二溫度的范圍為450℃~520℃。
8.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酸處理采用的酸性溶液包括硫酸、硝酸、高氯酸和鹽酸中的至少一種,所用酸性溶液的濃度控制在0.5M~2M,酸洗溫度為50℃~80℃,酸洗時間控制在0.2~4小時。
9.一種鉑基金屬間化合物催化劑,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制備方法所制備。
10.一種燃料電池膜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電池膜電極的陰極催化劑采用權利要求9所述的鉑基金屬間化合物催化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中科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中科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0134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鮮天麻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BIM的可視化運維的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