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玻璃熔窯壓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896342.0 | 申請日: | 202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2155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鄭忠;劉光喜;賀有樂;左建榮;黎建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5/24 | 分類號: | C03B5/24;C03B5/235;C03B5/16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任曉揚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玻璃 壓力 控制 方法 及其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玻璃熔窯壓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統,屬于玻璃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包括:AI模塊、DI模塊、AO模塊、和DO模塊,上述模塊均與PID模塊通信連接,在換火開始的時刻,換火程序鎖住PID模塊的輸出值,并記錄輸出值為換火期間熔窯煙道閘板閥位計算的基準值;換火過程中換火程序用所述基準值分別乘以三個階段的換火系數,得到每一個階段的熔窯煙道閘板閥位;換火結束后,換火程序自動屏蔽,PID模塊解鎖對燒火期間的熔窯壓力進行控制,更好的解決了玻璃熔窯在換火過程中熔窯壓力的波動,避免了熔窯壓力大幅波動造成的對窯體耐火材料的沖刷,延長了窯爐壽命,提高了玻璃產品的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生產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玻璃熔窯壓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換火的原理包括:1、換火的原因,玻璃熔窯采用左右兩側燃燒器輪流燒火的方式熔化玻璃原料,每一側燒火20分鐘后切換到另一側;2、換火程序,在左右兩側燃燒器進行燒火切換的過程中,如果不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則熔窯內的壓力將出現劇烈波動,嚴重影響玻璃成品的質量,因此,DCS(分散控制系統)系統專門編制了一套換火控制程序對換火期間的玻璃熔窯壓力進行控制,使其在允許的范圍內波動;3、換火程序控制的方式,在換火期間,熔窯煙道閘板的閥位被固定在某個適當的數值,以此來抑制熔窯壓力的升高和降低;4、換火的工藝流程,通常的換火過程分為3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天然氣的關閉;第二階段,空氣交換器換向、管道吹掃、開啟本次冷卻及關閉另一側冷卻氣;第三階段,天然氣重新打開。由于天然氣的壓力高達180~220KP左右,對熔窯壓力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在第一階段天然氣關閉之后,熔窯壓力會大幅度下降,在第三階段天然氣重新打開之后熔窯壓力會大幅度上升,威力抑制熔窯壓力下降的幅度,在第一階段煙道閘板的閥位要盡可能的關小,同時為了抑制熔窯壓力上升的幅度,在第三階段煙道閘板的閥位盡可能的開大,第二階段煙道閘板一般介于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的閥位之間。
但是由于目前絕大部分玻璃熔窯企業都利用煙氣進行余熱發電和對煙氣進行脫硝和脫硫環保處理,玻璃熔窯抽力來源由煙囪變為引風機,抽力穩定性變差,特別是在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在發電、脫硫和脫硝管道中積灰,阻力逐步加大,抽力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熔窯的壓力波動就會更大。目前大多數企業采取運行每3~5月停脫硫等手段清理管道積灰方式進行處理。但是由于玻璃熔窯壓力波動越大,煙氣中的帶走的粉塵也越多,脫硫、脫硝過程中管道累計的積灰也會更加頻繁,同時為達到煙氣排放標準,將會大大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因此,通過PID(執行調節控制)換火系數控制熔窯壓力的熔窯煙道閘板開關變得更加頻繁,這就導致了在換火過程中熔窯壓力控制更加困難,為了減少熔窯壓力對窯體的沖刷、玻璃品質以及煙氣中粉塵等的影響,亟需一種能很好控制玻璃熔窯換火過程中壓力自動控制程序系統,從而減少熔窯壓力波動,達到減少煙氣粉塵等排放,延長熔窯壽命,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目前玻璃熔窯在換火過程中壓力波動大,以及由于玻璃熔窯壓力波動大,煙氣中帶走的粉塵也越多,脫硫、脫硝過程中管道累計的積灰也會更加頻繁,同時為達到煙氣排放標準,將會大大增加企業生產成本的不足,提供一種玻璃熔窯壓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玻璃熔窯壓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換火開始的時刻,換火程序鎖住所述PID模塊的輸出值,并記錄所述輸出值為換火期間熔窯煙道閘板閥位計算的基準值;
步驟二:換火過程中所述換火程序用所述基準值分別乘以三個階段的換火系數,得到每一個階段的熔窯煙道閘板閥位;
步驟三:換火結束后,所述換火程序自動屏蔽,所述PID模塊解鎖對換火期間的熔窯壓力進行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963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