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氣脫硫工藝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83939.1 | 申請日: | 2022-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78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魏雄輝;鄒美華;姜成杰;蔣俊華;聶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恒泰源盛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52;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氣 脫硫 工藝 設備 | ||
本發明關于一種廢氣脫硫工藝及設備,涉及含硫化氫的廢氣的凈化技術領域。主要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廢氣脫硫工藝包括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工藝;其中,該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工藝包括:使脫硫液、含硫化氫的廢氣、空氣在雙吸噴射器中混合,并在脫硫液中的催化劑的作用下,開始發生再生反應,得到混合后的流體;混合后的流體由雙吸噴射器的尾管噴射至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槽的底部,并向上流動;在向上流動的過程中,通過氣液再分布處理以進一步進行混合和再生反應后,經分離得到再生后的脫硫液、硫泡沫、一級脫硫后的尾氣。本發明主要用于對含硫化氫的廢氣的脫硫凈化工藝進行簡化,減少投資及運行費用,提高脫硫凈化度,降低“二次污染”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硫化氫的廢氣的脫硫凈化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廢氣脫硫工藝及設備。
背景技術
至今為止,由于天然氣從井口噴出來的壓力比較高,且天然氣中含有硫化氫、少量有機硫和二氧化碳,所以要經過脫硫和脫碳處理。
目前,天然氣脫硫和脫碳工藝基本是采用MDEA脫硫脫碳的物理吸收工藝。在中高壓下,MDEA吸收天然氣中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然后減壓,加熱后,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從MDEA溶液中釋放出來,形成酸氣(主要含硫化氫和二氧化碳,還含有少量甲烷)。
酸氣經“克勞斯轉換”,酸氣中的硫化氫轉換成硫磺,并釋放出廢氣;此時,形成的二氧化碳廢氣中既含有硫化氫,又含有二氧化硫,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并且,酸氣的“克勞斯轉換”存在工藝復雜、投資大、占地面積大、操作難度大的問題。
近些年來,出現了用絡合鐵單塔吸收和氧化處理的工藝來凈化MDEA釋放出來的酸氣。但是,該工藝對酸氣的處理不徹底,經此處理的酸氣中還含有大量的硫化氫,還要經過深度處理以后才可以排放至大氣中;該工藝過程不僅要用離心泵輸送脫硫液來進行脫硫液循環,還要用羅茨鼓風機將空氣鼓入單塔吸收和氧化處理塔中將硫化氫氧化成單質硫,尤其羅茨鼓風機的功率要求較大,電耗較高。該工藝過程中所采用的單塔吸收和氧化處理塔的尺寸龐大,投資大,建造安裝困難,且無法做成撬裝式,不便于遠距離搬動和運輸。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廢氣脫硫工藝及設備,主要目的在于簡化工藝流程,減少投資及運行費用,提高脫硫凈化度,降低“二次污染”現象。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廢氣脫硫工藝,用于對含硫化氫的廢氣進行脫硫凈化處理;其中,所述廢氣脫硫工藝包括:
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工藝:使脫硫液、含硫化氫的廢氣、空氣在雙吸噴射器中混合,并在脫硫液中的催化劑的作用下,開始發生再生反應,得到混合后的流體;混合后的流體由所述雙吸噴射器的尾管噴射至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槽的底部,并向上流動;在向上流動的過程中,通過氣液再分布處理以進一步進行混合和再生反應后,經分離得到再生后的脫硫液、硫泡沫、一級脫硫后的尾氣。
優選的,在所述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工藝中:通過一級脫硫泵從一級貧液槽中抽取脫硫液,并將脫硫液通過所述雙吸噴射器的溶液進口注入到雙吸噴射器中,形成高速射流(即,高速流動的流柱),驅動所述雙吸噴射器工作;此時,所述雙吸噴射器的第一吸氣口產生吸力,吸入含硫化氫的廢氣;所述雙吸噴射器的第二吸氣口產生吸力,吸入空氣。
優選的,在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槽內,所述混合后的流體向上流動的過程中,通過多塊氣液分布板進行再分布處理,以進一步進行混合、攪拌,以使再生反應更徹底。
優選的,所述再生后的脫硫液從所述一級噴射自吸吸收再生槽中的脫硫液溢流堰溢流后,進入液位調節器中;優選的,所述再生后的脫硫液通過所述液位調節器的溶液出口流入到一級貧液槽中,以循環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恒泰源盛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恒泰源盛高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839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