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存控制調度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79337.9 | 申請日: | 2022-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57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胡振波;彭劍英;冉學成;袁偉;李超;潘偉;江滔;彭康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芯來智融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50 | 分類號: | G06F9/50;G06F9/48;G06F9/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慧致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39 | 代理人: | 王乾旭;趙紅凱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存 控制 調度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內存控制調度方法,該方法包括:獲取與多個訪存請求一一對應的多個優先級信息;基于所述多個優先級信息,對所述多個訪存請求進行分類,得到優先級不同的多個訪存請求隊列;按優先級順序執行所述多個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本申請實施例中同時公開了一種內存控制調度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內存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內存控制調度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訪存調度單元是影響內存控制器性能的核心部件。該單元將一維系統地址信息翻譯為SDRAM的三維地址,并將訪存請求按照調度策略進行Reorder(重排序)操作,以達到行命中率和Bank級并行度的最大化。同時,訪存調度單元還需要合理地處理讀寫訪存請求的分配,以減少讀寫切換帶來的帶寬損失。
針對上述問題,本領域相關技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內存控制器中加入順序調度的策略,這就導致訪問效率極差,很難滿足高性能微處理器的性能需求;或是在內存控制器中加入輪詢調度的策略,在讀寫操作之間進行簡單的輪詢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時序造成的帶寬浪費,但內存訪問效率依然不高;又或是在內存控制器中加入亂序調度的策略,對所有操作進行亂序調度,如此,不僅優化了時序造成的帶寬浪費,而且還能減少讀寫換行的頻率,可以進一步優化內存的訪問效率,但會增加讀寫操作的延遲,在運行一些對讀操作延遲比較敏感的應用時,會對其性能造成影響。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內存控制調度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內存控制調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與多個訪存請求一一對應的多個優先級信息;
基于所述多個優先級信息,對所述多個訪存請求進行分類,得到優先級不同的多個訪存請求隊列;
按優先級順序執行所述多個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
在本申請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基于所述多個優先級信息,對所述多個訪存請求進行分類,得到優先級不同的多個訪存請求隊列,包括:
將所述多個優先級信息中,優先級信息滿足第一預設條件的訪問請求確定為第一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優先級信息滿足第二預設條件的訪問請求確定為第二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得到優先級不同的多個訪存請求隊列。
在本申請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優先級信息對應的訪存請求占用內存的百分比大于百分比閾值;所述第二預設條件包括:優先級信息對應的訪存請求占用內存的百分比小于所述百分比閾值。
在本申請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優先級信息對應的訪存請求受延遲影響的百分比大于百分比閾值;所述第二預設條件包括:優先級信息對應的訪存請求受延遲影響的百分比小于所述百分比閾值。
在本申請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按優先級順序執行所述多個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包括:
執行所述第一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直至所述第一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為空時,再執行所述第二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
在本申請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獲取執行所述第一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的第一有效次數,以及執行所述第二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的第二有效次數;
若所述第一有效次數超過次數閾值,且所述第一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不為空時,則暫停執行所述第一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轉換為執行所述第二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中的訪存請求,直至所述第二優先級訪存請求隊列為空,或所述第二有效次數超過所述次數閾值。
在本申請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芯來智融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芯來智融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7933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