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電動兩用洗鼻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76880.3 | 申請日: | 2022-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05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軻;徐俁璠;張涵博;李小川;桂夏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江蘇世安健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35/04 | 分類號: | A61H3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黃雪蘭 |
| 地址: | 2211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電動 兩用 洗鼻器 | ||
本發明涉及工業洗鼻器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新型電動兩用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機身、洗鼻頭、進水管和電動馬達,還包括連接旋鈕、裝液槽、智能控制板和溫控系統,洗鼻器機身上端通過連接旋鈕連接洗鼻頭,下端通過卡扣連接裝液槽,電動馬達位于洗鼻器機身的中間位置,電動馬達下部輸入端通過進水管連接裝液槽,上部輸出端與洗鼻頭連接,智能控制板設置在洗鼻器機身與電動馬達之間,用于傳遞信息,溫控系統設置在裝液槽的上方,用于加熱裝液槽內的液體,實現了鼻腔清潔和鼻腔護理的集成,不僅改善了洗鼻器功能單一的問題,并且在功能轉換時減少了裝卸換藥、清洗液槽的步驟,還降低了敏感人群因為洗鼻液體溫度過低而產生的不適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洗鼻器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新型電動兩用洗鼻器。
背景技術
洗鼻器被廣泛應用于高濃度粉塵環境工作者的鼻腔清洗。相關研究表明,礦井粉塵濃度大約為2000,是北京霧霾濃度的100萬倍,且多數粉塵顆粒的直徑小于5μm,即使工作期間佩戴口罩,也無法完全避免粉塵進入鼻腔,粉塵進入鼻腔后不及時沖洗或沖洗不干凈會對鼻粘膜造成傷害,這樣不僅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還會使粉塵進入人體形成塵肺病,根據國家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我國近五年來塵肺病患者在職業病病例中占比在80%以上,全國報告人數已經超過101萬人高效清理鼻腔和有效保護鼻粘膜應運而生。
現階段的洗鼻器主要分為手動和電動兩類,手動洗鼻器主要采用手施加的壓力產生水流,無需內部供電,結構簡單,便于攜帶。但是手施加的壓力不均勻導致水流不穩定,鼻腔清洗效果不好,使用體驗感差,電動洗鼻器利用內部供電裝置產生穩定水流,在清洗效果和使用體驗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大多數電動洗鼻器僅具有清洗鼻腔的功能,并未考慮鼻腔清洗過后的鼻粘膜保護功能。
針對傳統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在鼻腔清理后及時進行鼻粘膜保護的方法,發明研究了一種新型電動兩用洗鼻器。綜合考慮了洗鼻器的功能全面化和便攜性。保證鼻腔護理過程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電動兩用洗鼻器,旨在解決當使用現有的一種新型電動兩用洗鼻器存在清洗效果和使用體驗感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電動兩用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機身、洗鼻頭、進水管和電動馬達,還包括連接旋鈕、裝液槽、智能控制板和溫控系統,所述洗鼻器機身上端通過連接旋鈕連接洗鼻頭,下端通過卡扣連接裝液槽,所述電動馬達位于洗鼻器機身的中間位置,電動馬達下部輸入端通過進水管連接裝液槽,上部輸出端與洗鼻頭連接,所述智能控制板設置在洗鼻器機身與電動馬達之間,用于傳遞信息,所述溫控系統設置在裝液槽的上方,用于加熱裝液槽內的液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洗鼻器機身包括前外殼和后外殼,前外殼和后外殼均采用新型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進水管、電動馬達、裝液槽、智能控制板和溫控系統均位于前外殼和后外殼之間的腔體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洗鼻頭包括鼻頭連接座、洗鼻球頭洗鼻頭轉換器和洗鼻插桿,所述鼻頭連接座安裝在連接旋鈕的上部,所述鼻頭連接座上端連接有洗鼻插桿,所述洗鼻插桿的上端安裝有洗鼻球頭和洗鼻頭轉換器。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連接旋鈕設置在洗鼻器機身上方,連接旋鈕利用旋轉變換,改變與吸鼻頭相接的吸水管,進而改變洗鼻器輸液管內的液體種類,從而減少更換裝液槽內液體的頻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裝液槽包括裝水槽和裝藥槽,所述裝液槽上端設計有與洗鼻器機身上的卡扣卡接的卡槽,所述裝水槽和裝藥槽相互獨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還包括可充電電池、充電指示燈和充電口,所述可充電電池通過智能控制板與電動馬達相連,所述充電口設置在后外殼上,充電時,可充電電池被激活,充電指示燈亮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江蘇世安健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江蘇世安健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768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