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金屬粘結劑噴射增材制造的粉床坯體取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68429.7 | 申請日: | 2022-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06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7 |
| 發明(設計)人: | 曹澍;王加利;彭廣盼;陸忠華;杭孝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2F12/88 | 分類號: | B22F12/88;B22F10/14;B22F12/70;B22F10/73;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許松 |
| 地址: | 21412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金屬 粘結 噴射 制造 粉床坯體取件 裝置 | ||
1.一種用于金屬粘結劑噴射增材制造的粉床坯體取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和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和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均為框架狀結構,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的一端通過上下平行間隔設置的左上支架(6)和左下內流道支架(3)與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的一端連接,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的另一端通過上下平行間隔設置的右上支架(5)和右下內流道支架(4)與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的另一端連接,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內設置有前方固定濾網(7),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內設置有后方固定濾網(8),右上支架(5)和右下內流道支架(4)之間設置有右側固定濾網(9),左上支架(6)和左下內流道支架(3)之間設置有拉簾濾網組件(10),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與左下內流道支架(3)之間設置有第一負壓氣室,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與右下內流道支架(4)之間設置有第二負壓氣室,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與左下內流道支架(3)之間設置有第三負壓氣室,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與右下內流道支架(4)之間設置有第四負壓氣室,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和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上還分別設置有第一正壓氣室和第二正壓氣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金屬粘結劑噴射增材制造的粉床坯體取件裝置,其特征在于,前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1)由前上支架主體(11)、前左支架主體(12)、前下支架主體(13)和前右支架主體(14)首尾依次連接組成,前左支架主體(12)內和前下支架主體(13)的一端內均設置有前方負壓流道一(102),且兩個前方負壓流道一(102)相連通呈L形設置,前右支架主體(14)內和前下支架主體(13)的另一端內均設置有前方負壓流道二(104),且兩個前方負壓流道二(104)相連通呈L形設置,前上支架主體(11)的兩端分別貫穿設置有前方負壓接口一(110)和前方負壓接口二(111),左下內流道支架(3)內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左側負壓流道一(302)和左側負壓流道二(304),后方雙模態內流道支架(2)由后上支架主體(21)、后左支架主體(22)、后下支架主體(23)和后右支架主體(24)首尾依次連接組成,后左支架主體(22)內和后下支架主體(23)的一端內均設置有后方負壓流道一(202),且兩個后方負壓流道一(202)相連通呈L形設置,后右支架主體(24)內和后下支架主體(23)的另一端內均設置有后方負壓流道二(204),且兩個后方負壓流道二(204)相連通呈L形設置,后上支架主體(21)的兩端分別貫穿設置有后方負壓接口一(210)和后方負壓接口二(211),右下內流道支架(4)內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右側負壓流道一(402)和右側負壓流道二(404),前方負壓接口一(110)、兩個前方負壓流道一(102)和左側負壓流道一(302)之間相連通構成第一負壓氣室,前方負壓接口二(111)、兩個前方負壓流道二(104)和右側負壓流道一(402)相連通構成第二負壓氣室,后方負壓接口一(210)、兩個后方負壓流道一(202)和左側負壓流道二(304)相連通構成第三負壓氣室,后方負壓接口二(211)、兩個后方負壓流道二(204)和右側負壓流道二(404)相連通構成第四負壓氣室,前下支架主體(13)底面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前方吸嘴一(103)和若干前方吸嘴二(105),后下支架主體(23)底面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后方吸嘴一(203)和若干后方吸嘴二(205),左下內流道支架(3)底面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左側吸嘴一(303)和若干左側吸嘴二(305),右下內流道支架(4)底面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右側吸嘴一(403)和若干右側吸嘴二(405),前方吸嘴一(103)和左側吸嘴一(303)均與前方負壓流道一(102)相連通,前方吸嘴二(105)和右側吸嘴一(403)均與前方負壓流道二(104)相連通,后方吸嘴一(203)和左側吸嘴二(305)均與后方負壓流道一(202)相連通,后方吸嘴二(205)和右側吸嘴二(405)均與后方負壓流道二(204)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未經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6842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