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及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64864.2 | 申請日: | 2022-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922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素麗;趙京生;馬凱悅;高狀;熊杰;王聰;徐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科技大學;西安泰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44 | 分類號: | A61F2/4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宏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250 | 代理人: | 菅秀君 |
| 地址: | 710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規則 多孔 融合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體,所述融合器本體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的相對兩側面分別為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形成傾斜坡面,兩個所述傾斜坡面的較低端之間形成第一弧面,兩個所述傾斜坡面的較高端之間形成第二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的上表面、下表面、第一側面、第二側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上均開設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中的任意兩個或多個通孔貫通形成若干無規則通道,若干無規則通道基于泰格多邊形晶格構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通孔的孔徑范圍為0.5mm-1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設置有若干棱齒狀的防滑凸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傾斜坡面的較低端的延伸線之間形成的夾角的角度范圍為6°-10°,兩個所述傾斜坡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的角度范圍均為3°-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體為類腰果型結構,所述第一弧面的內弧面和第二弧面的內弧面同向設置,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均為弧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體為類橄欖球結構,所述第一弧面的內弧面和第二弧面的內弧面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均為弧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體的長度為20-30mm,寬度為10-15mm,高度為8-12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體上表面和下表面采用鉭合金材料,所述融合器本體除上表面和下表面外采用鈦合金材料。
9.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加工方法,適用于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無規則多孔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CT掃描的影像數據,利用3D圖像生成軟件對患者脊柱進行逆向工程還原,將STL格式導入編輯處理軟件將其實體化,得到椎間隙數據;
S2:將步驟S1中得到的椎間隙數據,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基于Voronoi泰森多邊形結構,改變孔徑直徑范圍為0.5mm-1mm和密度參數范圍0.5mm-0.75mm,設計適合骨生長的孔徑結構;
S3:將步驟S2的孔徑結構文件以IGS格式導入ANSYS,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進行分析,設置皮質骨、松質骨和軟骨,皮質骨彈性模量為12GPa,松質骨彈性模量為100MPa,軟骨彈性模量為50MPa和泊松比0.3的材料參數模擬融合器彈性模量,調整結構孔徑大小,調整結構尺寸;
S4:利用SLM技術,將無規則多孔融合器數據以STL格式導入至切片處理軟件,開始加工過程中,在成形缸的基板上先鋪上一層很薄的鉭合金粉末,高功率激光束對當前層進行選擇性激光熔化,熔化的金屬粉末冷卻固化后,打印出鈦合金層后在加工好的片層之上鋪好鉭合金粉末,激光束開始掃描新一層,如此層層疊加,之后再次換成鈦合金粉末進行打印,直至整個零件成形;
S5:將步驟S4中得到的零件進行打磨及拋光,得所需無規則多孔融合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科技大學;西安泰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科技大學;西安泰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6486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