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監測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844664.0 | 申請日: | 202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287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郜勇;劉煒;李為;吳擎;鄧朝朋;張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1/30 | 分類號: | G06F11/30;G16H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丁敬博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平臺 監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監測方法和系統,所述方法包括:步驟S1:獲取組合特征值;步驟S2:確定所述組合特征值是否滿足組合特征值曲線,如果否,進入步驟S3;步驟S3:獲取內容特征值;步驟S4:確定所述內容特征值是否滿足內容特征值曲線,如果是,則進入步驟S5;步驟S5:確定監測目標發生監測異常。本發明監測安全度高、監測開銷小、監測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大數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監測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發展,社會各方面都在研究如何面向該發展方向提供技術研究和專項應用;多個醫療、娛樂、養老、服務機構都紛紛的想在全國的東、中、西部建成數個以精準化服務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為基礎、以基于5G的適老化智能改造居住環境為依托、擁有完善保障體系、多元化服務模式、標準化服務流程和多產業,如中醫藥、文化、旅游等,融合發展的示范基地;從而促進區域醫養結合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全國醫養結合工作深入健康發展。
一方面,醫療等智能環境的產生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另一方面,對這些數據,或者說是大數據的管理是一個社會化的大的問題,缺乏專用的軟硬件資源的消耗,對這種類型大數據的管理需要適用性或者說普適性;而大數據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如何對這些大數據進行安全管理是形成社區、示范基地的基礎,而保障社會性大數據的安全是大數據平臺提供服務的基礎。
但是與之相矛盾的是,數據規模如此之大以至于大數據平臺的電子數據發生異常的訪問改變以及可能發生的惡意篡改的問題也越來越顯著以及難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往往是在發生電子文件內容改變時就認為是電子文件發生惡意篡改,每個電子文件發生訪問就會進行電子文件訪問計數,這樣的方式需要在電子文件發生訪問時,就從操作系統層面進行電子文件的保全,這樣無疑會大大的增加軟硬件資源的消耗,面對大數據環境下電子文件數據量的顯著增加,這樣的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在大數據爆炸環境下,會帶來大量的計算和存儲開銷,一次監測可能達到數天而且這樣的監測是連續不間斷的,顯然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如何在不增加過多的軟硬件消耗的同時,進行大數據平臺監測,提供普適性的數據安全保障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監測方法和系統,所述方法包含:
步驟S1:獲取組合特征值;
步驟S2:確定所述組合特征值是否滿足組合特征值曲線,如果是,則返回步驟S1,繼續進行組合特征值的監測和計算,否則進入步驟S3;
步驟S3:獲取內容特征值;
步驟S4:確定所述內容特征值是否滿足內容特征值曲線,如果是,則返回步驟S1,否則,進入步驟S5;
步驟S5:確定監測目標發生監測異常。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具體為:基于文件類型計算和文件類型關系變化情況對應的組合特征值。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1:初始化組合特征值;
步驟S12:獲取一未處理電子文件類型;
步驟S13:讀取所獲取未處理電子文件類型對應的權重系數;
步驟S14:監測和所述權重系數對應數量的電子文件對應的存儲空間,針對每個電子文件對應的存儲空間,判斷存儲空間是否發生變化;如果發生變化,則增加所述組合特征值,反之保持所述組合特征值不變;
步驟S15:若所有電子文件類型均處理完畢,則步驟S1結束,否則返回步驟S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未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446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