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多生理信號聯合分析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44657.0 | 申請日: | 2022-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20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30 |
| 發明(設計)人: | 趙軍;陳少康;劉明虎;王慧泉;韓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318 | 分類號: | A61B5/318;A61B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生理 信號 聯合 分析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多生理信號聯合分析的系統,所述多生理信號聯合分析的系統包括:多生理信號采集端,與服務器連接,用于采集目標對象的數字生理信號,并將所述數字生理信號發送至服務器,其中,所述數字生理信號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數字量心電數據、數字量心音數據及數字量呼吸音數據;所述服務器,用于接收所述多生理信號采集端發送的所述數字生理信號,并基于所述數字生理信號構建生理信號異常診斷模型,能夠實現對生理信號正常或異常的辨別,進而實現對目標對象有病或無病的辨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實現多生理信號聯合分析的系統。
背景技術
生理信號采集及處理是生物醫學電子學科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學科交叉和滲透最明顯得技術熱點之一,綜合應用電子學有關工程技術的理論和方法,從工程科學的角度研究人體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功能與結構之間的相互關系。作為交叉學科,一方面將電子學用于生物和醫學領域,豐富了生理電信號提取采集的方式,也使這些領域的研究方法更加精確和科學;另一方面揭示生命體運作過程中出現的許多規律。
目前,現有的生理信號采集普遍只能采集單一的生理信號,并且目前如何根據采集到的生理信號進行疾病診斷的系統與預測技術也不成熟,如何實現多生理信號采集并進行疾病辨別診斷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實現多生理信號聯合分析的系統,用以采集多種生理信號并基于采集到的多生理信號進行生理信號異常診斷模型的建立,以實現對生理信號正常或異常的辨別,進而實現對目標對象有病或無病的辨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實現多生理信號聯合分析的系統,包括:
多生理信號采集端,與服務器連接,用于采集目標對象的數字生理信號,并將所述數字生理信號發送至服務器,其中,所述數字生理信號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數字量心電數據、數字量心音數據及數字量呼吸音數據;
所述服務器,用于接收所述多生理信號采集端發送的所述數字生理信號,并基于所述數字生理信號構建生理信號異常診斷模型,其中,所述生理信號異常診斷模型用于對生理信號進行正常或異常的辨別。
所述服務器包括:
第一獲取模塊,與確定模塊連接,用于獲取采集到的所述目標對象的數字生理信號;
所述確定模塊,分別與所述第一獲取模塊及提取模塊連接,用于確定所述數字生理信號對應的疾病狀態,并對所述數字生理信號進行預處理;
所述提取模塊,分別與所述確定模塊及構建模塊連接,用于對預處理后的數字生理信號進行特征參數的提取,以得到若干個建模特征參數;
所述構建模塊,用于將所述數字生理信號對應的疾病狀態及所述若干個建模特征參數作為訓練數據進行模型的構建,并對構建模型進行參數優化,以得到生理信號異常診斷模型。所述生理信號異常診斷模型用于對生理信號進行正常或異常的辨別。
優選的,所述多生理信號采集端包括:
控制器,分別與心電采集裝置、心音采集裝置及呼吸音采集裝置連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心電采集裝置、所述心音采集裝置及所述呼吸音采集裝置進行信號的采集,
所述心電采集裝置用于采集所述目標對象的心電信號,所述心音采集裝置用于采集所述目標對象的心音信號,所述呼吸音采集裝置用于采集所述目標對象的呼吸音信號;
數據處理模塊分別與所述控制器、所述心電采集裝置、所述心音采集裝置及所述呼吸音采集裝置連接,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用于將所述心電信號、所述心音信號及所述呼吸音信號轉換為數字量心電數據、所述數字量心音數據及所述數字量呼吸音數據;
存儲器分別與所述控制器及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連接,所述存儲器用于記錄存儲所述數字量心電數據、數字量心音數據及所述數字量呼吸音數據;
數據發送模塊,分別與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存儲器連接,用于將所述數字量心電數據、所述數字量心音數據及所述數字呼吸音數據發送至所述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工業大學,未經天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446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