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40761.2 | 申請日: | 202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16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向桂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超有機循環農業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C1/00 | 分類號: | A01C1/00;A01G22/22;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廣諾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居振浩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力 改良 水稻 品種 特性 選育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微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選育方法為:將水稻種子置于微重力裝置中的雙層轉盤上,開啟轉動,依次采用低速微重力、加速微重力和穩定處理;
所述雙層轉盤由下層轉盤帶動上層轉盤轉動,上層轉盤與下層轉盤轉速不相同;
所述上層轉盤為以水平面呈凹面和凸面相間隔,所述凹凸面數量為4~12,所述凹面和凸面的曲率K為相同或不同,所述K為5~85之間,所述下層轉盤為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重力裝置轉動過程的平均重力為10-1~10-4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K為15~65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重力裝置中還包含控制溫度、濕度、光照、輻射和氣體補充的裝置中的一件或多件。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低速微重力預處理
將水稻種子放入微重力裝置的雙層轉盤中,上層轉盤為以水平面呈凹面和凸面相間隔,凹凸面數量為4~12,凹面和凸面的曲率K為相同或不同,曲率K為5~85之間,下層轉盤為平面,雙層轉盤由下層轉盤帶動上層轉盤轉動,上層轉盤與下層轉盤轉速不相同,上層轉盤速度為10~15轉/min,下層轉盤速度為20~30轉/min,平均重力為10-1~10-2g,得到預處理種子;
S2、加速微重力處理
將預處理種子,慢慢加速,在20~30h之內將上層轉盤的速度從10~15轉/min加速至60~80轉/min,下層轉盤速度加速至95~125轉/min,然后保持此速度與步驟S1同方向勻速旋轉,平均重力為10-3~10-4g;
S3、穩定處理
將步驟S2加速處理的種子緩慢降速,然后以上層轉盤速度為10~15轉/min,下層轉盤速度為20~30轉/min的方式與步驟S2旋轉方向相反旋轉,平均重力為10-1~10-2g;
S4、播種、田間篩選
將步驟S3處理好的種子在3個月內進行播種,分別對其生育期、產量和品質進行測定,篩選出增益高的水稻品種進行留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低速微重力預處理時間為40~60h,所述步驟S2加速微重力預處理時間為180~220h,所述步驟S3穩定處理時間為24~48h。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播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將水稻種植的稻田進行深耕、潤土,保證泥土的濕度在10~12%之間,然后進行施肥,施肥量為1200~1500kg/畝,施肥3~5天后,進行灌水排水;
(ii)經過微重力改性的水稻種子按常規秧苗培育方法培育,將獲得的秧苗種于步驟(i)處理過的泥土中,株行距為20~22cm,按常規水稻種植方式進行灌水、排水、施肥、防治病蟲害、收割。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重力改良水稻品種特性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肥料為尿素和腐熟雜肥質量比為1:1~4;所述腐熟雜肥為油菜秸稈、豆餅和家禽糞以5~8:2~3:1的腐熟復合肥;所述步驟(ii)中的肥料于步驟(i)相同或與選自碳銨、尿素、鈣和鉀肥中的一種或組合的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超有機循環農業研究院,未經廣州市超有機循環農業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4076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剝線裝置
- 下一篇:一種前端模塊高精度對中的裝配系統及裝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