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傳感器、觸控面板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39711.2 | 申請日: | 2022-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09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德明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萬正平;吳思瑩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梅林街道梅都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感器 面板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涉及觸控技術領域。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觸控傳感器,包括:驅動電極和感應電極,所述驅動電極包括第一電極單元和第二電極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導電部,所述第一導電部具有第一連接孔和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電極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第二導電部,所述第二導電部具有第二連接孔和第二連接部,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導電部與至少一個第二導電部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于對應的所述第二導電部的所述第二連接孔內,所述第二導電部的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于對應的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一連接孔內。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觸控面板和電子設備。本申請解決了如何提高驅動電極和感應電極之間磁場交互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觸控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申請涉及一種觸控傳感器、觸控面板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互容式觸控傳感器的設計,通常將電容電極單元數量設計為M+N個(也即,M為驅動電極數量,N為感應電極數量),并且每個驅動電極以及每個感應電極,均設計成條形電極單元,使得現有互容式觸控傳感器在一輪的方波掃描后,僅能獲得一個交點的數據,由于外部設備(例如LED)產生的電磁干擾,使得使用者無法確定該焦點數據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并提供相應的有益效果。
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觸控傳感器、觸控面板及電子設備,解決了如何提高驅動電極和感應電極之間磁場交互的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主要通過以下諸方面中的技術方案實現:
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
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觸控傳感器,包括:
至少一個驅動電極和至少一個感應電極,每個所述驅動電極包括第一電極單元和第二電極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電極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導電部,所述第一導電部具有第一連接孔和第一連接部,
所述第二電極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第二導電部,所述第二導電部具有第二連接孔和第二連接部,
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導電部與至少一個第二導電部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于對應的所述第二導電部的所述第二連接孔內,所述第二導電部的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于對應的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一連接孔內。
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連接孔具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二連接孔具有第二開口。
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在每個所述第一導電部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連接孔設置的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位于所述第一連接孔內;在每個所述第二導電部中,所述第二連接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連接孔設置的第二側壁,所述第二側壁位于所述第二連接孔內。
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導電部由所述第一側壁向內凹陷形成第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部上形成有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二導電部由所述第二側壁向內凹陷形成第四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部上形成有第四連接部;其中,
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三連接部連接于對應的所述第二導電部的所述第四連接孔內,所述第二導電部的所述第四連接部連接于對應的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三連接孔內。
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數量為多個,所述第二導電部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導電部依次連接,多個所述第二導電部依次連接。
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導電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三導電部,另一端設置有第四導電部,
在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導電部中,其中一個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三導電部與另一個所述第一導電部的所述第四導電部連接。
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導電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五導電部,另一端設置有第六導電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德明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德明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397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