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互連設計數據之間的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839497.0 | 申請日: | 202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971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俊毅;樊宏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云樞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合見工業軟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398 | 分類號: | G06F30/398;G06F30/392;G06F113/18;G06F1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鍾維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丁慧玲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區東北旺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互連 設計 數據 之間 一對 元器件 連通性 檢測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互連設計數據之間的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系統,包括設計映射關系庫、存儲有計算機程序的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設計映射關系庫用于存儲互聯設計數據,所述互聯設計數據包括預先生成的M條設計映射信息,所述設計映射信息包括父節點元器件標識、父節點所在層級標識、子節點元器件標識、子節點所在層級標識。本發明基于所述設計映射關系庫獲取一對多的元器件組合,再基于包圍盒從元器件對應的管腳中選取對應的管腳集合,根據所選取的管腳集合來計算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大大減小了計算量,提高了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的性能和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互連設計數據之間的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Package(封裝),Interposer(封裝載板),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電路)等設計(Device)中,通常是由不同的廠商獨立制造的,因此各個設計數據是獨立的,不同設計數據配置的網絡基于不同設計數據之間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系統、管腳命名、管腳號等可能均不相同。設計數據檢測過程中,需要將各個設計數據嵌套在一起進行檢測。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一個系統中可能涉及上萬個甚至幾十個設計組成多層級互聯,不同類型的設計數據的元器件之間可能適用于不同的檢測標準。CN113919252A公開了一種不同設計數據之間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系統,但是僅能對設計數據中的元器件進行一對一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但是有些互聯設計數據中,存在一對多的情況,例如PCB板上會設置多個IC,這種情況下如果還采用CN113919252A公開的一對一的元器件的連通性檢測方法,會大大降低系統性能,且無法針對PCB板生成統一的連通性檢測報告,檢測效率低。由此可知,如何提高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的性能和效率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互連設計數據之間的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系統,提高了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的性能和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互連設計數據之間的一對多的元器件連通性檢測系統,包括設計映射關系庫、存儲有計算機程序的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設計映射關系庫用于存儲互聯設計數據,所述互聯設計數據包括預先生成的M條設計映射信息,所述設計映射信息包括父節點元器件標識、父節點所在層級標識、子節點元器件標識、子節點所在層級標識;
當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以下步驟:
步驟C1、基于所述設計映射關系庫獲取一對多的元器件組合{D1,D2,…DN}, Dn為第n組一對多的元器件組合,Dn=(An,B1n,B2n,…Bf(n)n), An、B1n、B2n、…Bf(n)n為元器件,B1n,B2n,…Bf(n)n位于同一層級,An位于B1n,B2n,…Bf(n)n所在層級的相鄰層級,n的取值范圍為1到N,f(n)為與An互聯的位于同一層級的元器件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云樞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合見工業軟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云樞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合見工業軟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394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