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飲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36031.5 | 申請日: | 2022-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76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何臘平;楊運;李翠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2/38 | 分類號: | A23L2/38;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李哲 |
| 地址: | 550025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樹 發酵 葛根 薏仁米 飲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飲料的制備方法,涉及發酵飲品產品開發技術領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薏仁米進行發芽處理,得到發芽薏仁米;將葛根和發芽薏仁米分別依次加水打漿、糊化、加入高溫淀粉酶、一次酶解、滅酶、加入糖化酶、二次酶解、滅酶,分別得到葛根糖化液和發芽薏仁米糖化液;將葛根糖化液和發芽薏仁米糖化液混合后進行滅菌處理,之后接種茶樹菇種子液進行發酵,得到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飲料。本發明方法將薏仁米經發芽處理后,改善了薏仁米的風味,增加了其營養。再與葛根復配,以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復合液,其生物活性提高,多糖含量為8.41mg/mL,γ?氨基丁酸含量為4.2mg/100mL。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酵飲品產品開發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飲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如今,由于普遍的生活水平都逐漸提高,人們對于日常生活中一些產品如飲料等的喜好和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再僅僅要求感官優良,對其營養功能也有了要求,近幾年具有生物活性的、營養保健功能的飲料銷量大幅增長,其中發酵飲料由于其高營養價值和良好的微生物穩定性,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受歡迎。發酵飲料被定義為通過微生物或酶的作用以產生所需的生化變化的一種產品。最常使用在發酵飲料中的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雙歧桿菌和低等真菌等。目前,利用食用菌進行發酵生產的飲料在市面上很少見。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內容,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飲料的制備方法,使飲料具有良好的風味、功能和感官品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技術方案之一,一種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飲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對薏仁米進行發芽處理,得到發芽薏仁米;
步驟2,將葛根加水打漿、糊化、加入高溫淀粉酶、一次酶解、滅酶、加入糖化酶、二次酶解、滅酶,得到葛根糖化液;將發芽薏仁米加水打漿、糊化、加入高溫淀粉酶、一次酶解、滅酶、加入糖化酶、二次酶解、滅酶,得到發芽薏仁米糖化液;
步驟3,將所述葛根糖化液和發芽薏仁米糖化液混合后進行滅菌處理,之后接種茶樹菇種子液進行發酵,得到所述茶樹菇發酵葛根薏仁米飲料。
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發芽處理具體為:將薏仁米在溫度27-31℃、濕度88-93%的環境中發芽22-28h。優選的,將薏仁米在溫度29℃、濕度90%的環境中發芽24h。
進一步地,發芽處理前還包括對薏仁米進行消毒的步驟,具體為: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薏仁米籽粒15min進行消毒處理,去離子水沖洗至無次氯酸鈉氣味。將消毒好的薏仁米籽粒加入10倍體積的36℃的水中浸泡10h使其充分吸水。浸泡后再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處理薏仁米籽粒15min,去離子水沖洗至無次氯酸鈉氣味。
進一步地,步驟2葛根糖化液制備過程中:加水打漿過程中所述葛根與水的質量體積比分別為1g:8-10mL;優選的,所述葛根與水的質量體積比為1g:10mL;所述糊化具體為:85-95℃糊化25-35min;優選的,90℃糊化30min;所述高溫淀粉酶的加入濃度為180-220u/g;優選的,為200u/g;所述一次酶解具體為:85-95℃加熱40-50min;優選的,為90℃加熱45min;
步驟2發芽薏仁米糖化液制備過程中:加水打漿過程中所述發芽薏仁米糖化液與水的質量體積比分別為1g:8-10mL;優選的,所述發芽薏仁米與水的質量體積比為1g:8mL;所述糊化具體為:85-95℃糊化25-35min;優選的,90℃糊化30min;所述高溫淀粉酶的加入濃度為180-220u/g;優選的,為200u/g;所述一次酶解具體為:85-95℃加熱40-50min優選的,為90℃加熱4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360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