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鏡框用不銹鋼絲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32839.6 | 申請日: | 2022-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231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8/06 | 分類號: | C21D8/06;C21D9/52;C21D1/26;C21D1/74;C22C38/44;C22C38/58;C22C38/04;C22C38/06;C22C38/50;C22C38/02;C21D6/00;B21C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義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張春合 |
| 地址: | 214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鏡框 不銹鋼絲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鏡框用不銹鋼絲的制備方法,包括皮膜處理、固溶熱處理、冷拉變形及在線光亮退火四個步驟,其中固溶熱處理時采用分段加熱退火的方式進行。本發明的不銹鋼絲因Mo、Ti和Al的加入而具有優異的韌性、抗拉強度、耐腐蝕性以及延展性,通過對不銹鋼絲進行固溶強化處理,且在處理時采用分段加熱的方式進行,有助于增加不銹鋼絲的抗拉強度和延伸率,對固溶強化后的不銹鋼絲進行二次拉拔變形,通過控制壓縮率和光亮退火溫度,可使得不銹鋼絲的尺寸精度達到±0.01mm,不銹鋼鏡框線材產品獲得晶粒度7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不銹鋼眼鏡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鏡框用不銹鋼絲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眼鏡在現代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如近視需要佩戴近視眼鏡,遠視需要佩戴老花鏡,同時作為一種飾品,人們對眼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美觀有要實用,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根據目前的現有材料,常見的鏡架主要分為塑料架、金屬架和混合架。
1、塑料架(包括天然材料):塑料架因其質輕,不易過敏,多受老人、兒童喜愛,現也成為時尚人士作為太陽眼鏡或裝飾的選擇。塑料架現多為醋酸樹脂制成的雙拼架,即采用疊層塑料制作,將一種顏色的薄層塑料粘貼在另一層較厚的塑料上制成,厚材料多為透明的(或透光的)色料,也有少量采用三層或多層塑料制作的。
2、金屬架:選用某種金屬材料或合金制成,多以銅合金為底材,再對其進行表面處理加工,常加以鍍金,或鍍銠、或鍍鈀、或鍍鈦。因電鍍工藝不同,有些易褪色,有些不易褪色。此外還有純鈦制作的鏡架,以及記憶合金制作的鏡架。金屬架堅固、輕巧、美觀,款式新穎,品種繁多。金屬架基本都帶有鼻托,而且鼻托是可以活動的,以便適應各種鼻形。鏡腳末端還常常套上塑料套,不但美觀,而且起到保護鏡腳和皮膚的作用。
3、混合材料架:采用金屬及塑料混合制成鏡架。這種鏡架有的是將塑料包以金屬,即部分或全部包以賽璐珞,有的則在鏡架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材料,即前框是塑料,鏡腳是金屬的;或前框是金屬,鏡腳為塑料的;有的混合使用上述兩種方式,如眉條及鼻梁使用塑料,鏡框用不銹鋼材料,鏡腳用塑料包以金屬材料。為追求較佳的美觀及強度韌性等,不銹鋼鏡框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不銹鋼是一種安全、量輕、耐用、舒適的眼鏡框材料,其耐腐蝕性、延展性、加工性能好,在長期佩戴過程中不會因汗液的腐蝕而失去金屬光澤。然而,現有的不銹鋼鏡框產品延展性較差,不易加工,并且還存在硬度較高、耐腐性較差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框用不銹鋼絲的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鏡框用不銹鋼絲的延展性較差的問題,同時進一步增加不銹鋼絲的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鏡框用不銹鋼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皮膜處理:采用皮膜劑對不銹鋼線材進行在線皮膜處理,并烘干;
(2)固溶熱處理:將皮膜處理后的不銹鋼絲在N2和H2的保護氣氛下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時采用分段加熱的方式,加熱溫度控制在850~1100℃,熱處理時不銹鋼絲的線速度為5~8m/min;
(3)冷拉變形:對經熱處理后的不銹鋼絲進行多道次冷拉變形,控制冷拉過程中總壓縮率為65~80%;
(4)在線光亮退火:將冷拉后的不銹鋼絲放入管式爐中進行連續光亮退火,退火時不銹鋼絲的線速度為10~15m/min。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按質量百分含量計,所述不銹鋼絲的成分包括Cr 15~18%、Mo 0.6~2%,Ni 6~10%,Mn 0.5~2%,Al0.05~0.2%,Ti≤0.1%,C≤0.05%,N≤0.08%,Si≤0.06%,P≤0.04%,S≤0.035%,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328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碳納米管、流化床制備碳納米管的工藝
- 下一篇:雙叉臂前懸架及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