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礦井水的軟化沉淀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29509.1 | 申請日: | 2022-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93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道勇;韓希偉;孔凡杜;李慶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 |
| 主分類號: | B01D21/24 | 分類號: | 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滁州創科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王劍 |
| 地址: | 266427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礦井 軟化 沉淀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礦礦井水的軟化沉淀裝置,涉及煤礦礦井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沉淀池、帆布以及驅動機構,帆布活動鋪設于沉淀池的底部,用于承接沉淀池內礦井水中的沉淀物,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承接有沉淀物的帆布脫離沉淀池的底部;沉淀池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副池與第二副池,第一副池與第二副池的底部均與沉淀池的底部連通;驅動機構包括位于第一副池內的第一轉軸以及位于第二副池內的第二轉軸,承接帆布的一端卷繞設置在第一轉軸上,另一端卷繞設置在第二轉軸上;第一轉軸將位于沉淀池內的帆布拖入第一副池內并卷繞起來。在清理沉淀池內的沉淀物時,驅動機構能夠將承接有沉淀物的帆布驅離沉淀池的底部,從而將沉淀池內的沉淀物清除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礦井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煤礦礦井水的軟化沉淀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礦井水的軟化沉淀是把煤礦礦井水中的鈣、鎂離子等轉變成難溶化合物,使其沉淀出來以降低煤礦礦井水硬度的過程,目前常用的軟化方法有熱力軟化法、藥劑軟化法和離子交換軟化法等。其中,藥劑軟化法也稱化學軟化法,是向水中投加化學藥劑,使鈣、鎂離子生成難溶化合物而沉淀到沉淀池的底部,常用的化學藥劑有CaO、Na2CO3、NaOH、Na3PO4等,可以根據煤礦礦井水水質和處理后的水質要求,選擇一種或幾種藥劑同時使用,所使用的沉淀池底部會堆積難溶沉淀物,需要定期進行清理。
如公開號為CN110467288A,名稱為《一種礦井污水的處理工藝》的專利申請,其包括以下步驟:礦井污水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和水質的調節;調節后的礦井污水進入混絮凝反應沉淀器,加入氫氧化鈉調節礦井污水的pH,然后加入石灰乳采用石灰軟化法進行脫硬處理,再加入PAC和PAM進行絮凝沉淀處理,最后進行固液分離;將固液分離后的上清液經中間水池用泵提升至重力無閥過濾水池的高位水箱進行過濾處理,出水進入回用水池,投加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將固液分離后的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加入PAM進行絮凝沉淀,將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污泥經污泥泵抽吸到壓濾機脫水,干泥外運。其最終達到降低礦井廢水中濁度、硬度及色度的效果。
包括上述專利在內的現有技術中,煤礦礦井水在進行軟化沉淀處理時,沉淀在沉淀池底的沉淀物一般是通過污泥泵抽走的,這是由于對于污泥含量較大的煤礦礦井水,軟化沉淀生成的難溶的鈣鎂化合物混合在污泥中,使得沉淀物整體比較松軟,能夠被污泥泵抽取。但是,預先經過去污泥處理或污泥含量很少的煤礦礦井水在進行軟化沉淀時,生成的難溶的鈣鎂化合物結塊在一起,且容易附著在沉淀池的底部,導致污泥泵難以抽取,若強行通過污泥泵抽取,會抽走大量的水且對沉淀池底部攪動較大影響沉淀池的清水排水質量,并且污泥泵及管道也容易結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礦礦井水的軟化沉淀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煤礦礦井水的軟化沉淀裝置,包括:沉淀池;帆布,其活動鋪設于沉淀池的底部,用于承接沉淀池內礦井水中的沉淀物;驅動機構,其用于驅動承接有沉淀物的帆布脫離沉淀池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副池與第二副池,所述第一副池與第二副池的底部均與沉淀池的底部連通;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位于第一副池內的第一轉軸以及位于第二副池內的第二轉軸,所述承接帆布的一端卷繞設置在第一轉軸上,另一端卷繞設置在第二轉軸上;所述第一轉軸將位于沉淀池內的帆布拖入第一副池內并卷繞起來。
進一步地,所述帆布的上表面兩側分別沿卷繞方向設置有限制軟條。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一潛水電動機與第二潛水電動機,所述第一潛水電動機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一轉軸連接,所述第二潛水電動機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二轉軸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除雜機構,所述除雜機構用于清除第一轉軸上卷繞的帆布上的沉淀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未經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295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