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印刷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821645.6 | 申請日: | 202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10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増?zhí)镆?guī)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2/185 | 分類號: | B41J2/185;B41J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印刷 裝置 | ||
1.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輸送部,輸送印刷介質;
支承部件,支承由所述輸送部輸送的所述印刷介質;
印刷部,具有噴墨頭,并從所述噴墨頭向由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所述印刷介質噴出油墨來印刷圖像;以及
吸霧部,抽吸所述油墨的墨霧,
所述印刷部具有第一噴墨頭以及在所述印刷介質的輸送方向上設置于所述第一噴墨頭的下游的第二噴墨頭,
所述吸霧部具有:
第一吸霧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一噴墨頭與所述第二噴墨頭之間;
第二吸霧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二噴墨頭的下游;
第一流路,連接抽吸力生成部與所述第一吸霧部,所述抽吸力生成部生成所述第一吸霧部及所述第二吸霧部的抽吸力;以及
第二流路,連接所述抽吸力生成部與所述第二吸霧部,
所述第二吸霧部的抽吸力比所述第一吸霧部的抽吸力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的壓力損失小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壓力損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的長度比所述第一流路的長度短。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的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截面面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霧部具有抽吸所述油墨的墨霧的第一開口,
所述第二吸霧部具有抽吸所述油墨的墨霧的第二開口,
所述第二開口大于所述第一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霧部具有設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的第一閥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二流路的第二閥,
所述印刷裝置具備使所述第二閥的開閉量大于所述第一閥的開閉量的控制部。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裝置具備所述抽吸力生成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具有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于所述第二噴墨頭的下游的第三噴墨頭,
所述第二吸霧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二噴墨頭與所述第三噴墨頭之間,
所述吸霧部具有:
第三吸霧部,設置于所述第三噴墨頭的下游,所述第三吸霧部抽吸所述油墨的墨霧;以及
第三流路,連接所述抽吸力生成部與所述第三吸霧部,所述抽吸力生成部生成所述第三吸霧部的抽吸力,
所述第三吸霧部的抽吸力比所述第二吸霧部的抽吸力強。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具有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于所述第一噴墨頭的上游的第三噴墨頭,
所述吸霧部具有:
第三吸霧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三噴墨頭與所述第一噴墨頭之間,所述第三吸霧部抽吸所述油墨的墨霧;以及
第三流路,連接所述抽吸力生成部與所述第三吸霧部,所述抽吸力生成部生成所述第三吸霧部的抽吸力,
所述第三吸霧部的抽吸力與所述第一吸霧部的抽吸力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具有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于所述第一噴墨頭的上游的第三噴墨頭,
所述吸霧部具有:
第三吸霧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三噴墨頭與所述第一噴墨頭之間,所述第三吸霧部抽吸所述油墨的墨霧;以及
第三流路,連接所述抽吸力生成部與所述第三吸霧部,所述抽吸力生成部生成所述第三吸霧部的抽吸力,
所述第三吸霧部的抽吸力比所述第二吸霧部的抽吸力弱、且比所述第一吸霧部的抽吸力強,
所述第三噴墨頭的油墨的噴出量比所述第一噴墨頭及所述第二噴墨頭的油墨的噴出量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2164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字工程虛擬機基礎設施
- 下一篇:控制線控轉向系統(tǒng)的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