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異地試驗訓練仿真系統間集成互聯可靠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813645.1 | 申請日: | 202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146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2 |
| 發明(設計)人: | 高甜容;羅飛;崔夢瑩;劉沾沾;阮金金;馬善樂;郭鵬飛;潘云龍;楊恒;周凱;房亦暖;蔣雪霏;虎靈子;徐豐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1/0631 | 分類號: | H04L41/0631;H04L41/14;H04L43/0829;H04L47/6275;H04L67/5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 地址: | 21110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異地 試驗 訓練 仿真 系統 集成 可靠 傳輸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異地試驗訓練仿真系統間集成互聯可靠傳輸方法,針對大量仿真數據高效交互需求給出基于動態分揀優先級仿真隊列數據池調度傳輸方法,針對短時中斷或通信異常情況給出基于動態監聽機制和仿真數據確認機制的仿真數據持久化方法,針對有限網絡帶寬給出基于仿真數據壓縮算法的數據無損壓縮傳輸方法,最后在應用測試中驗證集成互聯可靠傳輸方法的有效性。本發明可以在異地試驗訓練仿真系統中有效應用,針對涉密網絡結構差異、安全策略繁雜、鏈路不可預測、帶寬有限、性能不穩定、信息交互需求量大等實際情況,大幅提升數據交互的高效性、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異地聯合試驗訓練仿真系統數據傳輸領域,特別是一種異地試驗訓練仿真系統間集成互聯可靠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近似實戰環境下的試驗訓練仿真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操作需求越來越大,這對分布在不同地域的、隸屬于不同單位的、網絡架構和體制多樣的系統之間信息交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系統所部署的涉密網絡存在有線網絡、無線網絡的結構差異性且安全防護控制策略繁雜,傳輸鏈路動態變化、不可預測,涉密網絡帶寬有限,網絡傳輸速率、傳輸延遲和丟包率不固定,大量實時性與非實時性、狀態類與事件類交互信息兼具等特征。信息交互的高效性、實時性、可靠性、健壯性成為聯合試驗訓練仿真應用環境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的仿真系統交互機制中,在大規模異地節點接入、大量網絡數據交互、網絡架構差異情況下,存在網絡資源占用過高、傳輸延遲增大、丟包率增大、緊急數據傳輸滯后等問題。迫切需要研究支撐試驗訓練仿真系統集成互聯的高效、可靠傳輸方法,提升試驗訓練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異地試驗訓練仿真系統間集成互聯可靠傳輸方法,以解決異地聯合試驗訓練仿真系統中大規模異地節點接入、大量網絡數據交互、網絡架構差異情況下網絡資源占用過高、傳輸延遲增大、丟包率增大、緊急數據傳輸滯后等影響數據交互的高效性和可靠性的問題。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異地試驗訓練仿真系統間集成互聯可靠傳輸方法,通過下述方式實現:
建立仿真數據分揀投遞站,在訓練仿真系統運行過程中,偵聽仿真發布端發布的仿真數據,解析優先級屬性標簽進行數據分揀,將不同屬性標簽的數據投遞到對應的仿真隊列數據池中;
建立仿真隊列數據池調度器,仿真隊列數據池調度器設有不同優先級的隊列數據池,用于存儲不同優先級屬性標簽的數據;其中普通隊列數據池前置仿真數據融合器,用于接收數據分揀投遞站投遞的普通優先級仿真數據,并寫入對應數據類別內存槽中,當同類數據存在多條時,新值動態覆蓋舊值,實現相同類別數據合并。另外仿真數據融合器接收到新值時,將各類別內存槽內存地址標記為未讀取,按照刷新時間動態排序將內存地址存入普通仿真隊列數據池中,等待仿真隊列數據池調度器依據內存地址讀取數據;
仿真隊列數據池調度器,采用動態權重值加權循環調度算法,按照優先級為每個仿真隊列數據池分配初始權重值,其中優先級越高初始權重值越大,優先拉取權重值高的仿真隊列數據池中信息,當權重值耗盡時,轉到次優先級仿真隊列數據池服務;最低優先級仿真隊列數據池服務完成后,又循環到最高優先級仿真隊列數據池中,當某個仿真隊列數據池為空時,馬上循環到下一個仿真隊列數據池調度;
仿真隊列數據池調度器從不同優先級仿真隊列數據池中拉取數據壓入二階隊列管理器的隊列數據池中,二階隊列管理器將數據推送給仿真訂閱端。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136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